设置

关灯

1007 元子难配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但这毕竟是他关乎终身的大事,不能不思之慎重,如果庾翼在于荆州之任,提出这个意见,桓温无论如何都要顾及庾翼的面子点头应下。可问题是眼下在位的乃是庾怿,与他家终究远了一层。而且来日若还有什么变故发生,这一类的姻亲结合于他而言实在祸福难料。

        所以在思之再三后,桓温还是摇头叹息道:“老母在堂,未必乐于远俗纳于厅室,只能敬谢使君垂怜了。”

        “桓元子不落人后,壮志可嘉。”

        对于桓温的婉言谢绝,庾翼倒也不觉意外,他也能体会桓温并无更多依仗,在婚配择偶方面有更大寄望,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甚至就连予他诸多关照的沈氏都容不下其人壮志,更不要说那些未有做大的荆襄豪强。

        他之所以看重桓温,也正在于这一点豪迈,若因一时所困便屈就自己,反而泯于众人无甚出奇。所以他也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转而言及其他。

        此前那一番挫折,更令庾翼意识到世道求进不易,沈充还有其他台辅们都不是什么善类。像他此前打算借由历阳地利而南北逢源,想法不能说是错,但归根到底还是他自己力有未逮,也就不会被人正眼相待。

        虽然眼下由于乏于用度而没有办法更大规模的营建自己的私人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别的途径扩大自己的影响,而此前那些羞辱也更加激发出他的斗志。

        略过那些闲杂之事,庾翼才又问向桓温:“元子入于宿卫也有一段时日,不知感念如何?”

        桓温听到这话,连忙坐正身躯,摆手让美伎、仆役等退下,然后才叹息一声道:“我虽然久闻宿卫武备荒驰,但真正入于营中才知风传仍浅,诸多细务简直不堪入目。”

        早前桓温没有家事困扰后,自然也想投于戎用以建功。虽然淮南功盛但诸多先进于前,早已经成了格局,而且此前他因家事求告梁公,如今再出尔反尔,情面上总有些说不过去,再加上未能与沈氏缔结亲谊,诸多考虑之后,桓温还是放弃淮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