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479 梁祝新说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本来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加上沈哲子细致的笔调描述营造起来一个让人无从抗拒的代入感,最后却以悲剧作为收尾,自然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情感冲击。

        “你是没事可做吗?若是闲得无聊,带我去游园不好?为什么要写这种让人心痛的文篇?”

        兴男公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晃着沈哲子胳膊央求道:“既然是假的,你就不能把那梁祝佳偶改作长相厮守?昨日我还在花间扑死一只蝴蝶……我又不是存心要害英台……”

        眼见这女郎说着又有要垂泪欲滴的模样,沈哲子只能连连点头:“你说怎样就怎样,他们没有赴死化蝶,他们至今还活在会稽乡里,相依为命。”

        公主听到这话后才破涕为笑,拍着手让瓜儿赶紧去取笔墨,要看着沈哲子在亭子里修改结局。

        这妇人浅见对艺术创作的摧残啊,根本不管这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

        沈哲子一边感叹着,一边对脚步轻盈往外跑去的瓜儿说道:“我书案上镇纸下还压着一卷文篇,一同取来。”

        小侍女一边应着,一边离弦之箭一般跑开,显然对于修改结局也是极为热切。

        等待瓜儿的间隙,沈哲子又回看了一下他这一篇《梁祝》。梁祝故事起于何事,他本身并不清楚,就算是真的已经发生,那也应该只是在小范围的流传,并不具备普世的影响力。

        所以沈哲子写起来倒也并不具备什么心理负担,况且他这个故事梗概已经是经过后世漫长时间的发展和艺术加工的成熟版本。比如其中的化蝶,就算时下已经有了这个故事传说,必然也没有这一份剧情。

        《化蝶》这种艺术形象的升华,大概还要追溯到《搜神记》里的“韩凭篇”,宋大夫韩凭之妻貌美而被宋康王侵占,其妻贞烈深情,跃下高台求死,左右扑救只抓住一角裙带,化蝶而飞。夫妻殉情,宋康王衔恨使人分葬,两冢对望各生梓木,曲生纠缠合为一体,又是一个“相思树”的传说。

        这种艺术的嫁接和融合,充斥在大量流传后世的民间传说中,非只孤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