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太学生当日便出现了大规模的活动,包括集议,堵王符府门之类,这些行为,蔡邕再三阻止,也不能彻底的拦住,只能由绣衣使者出动,帮助王符解围,王符得罪了如此多人,却也没有半点的在意,继续忙碌着朝中政事,只是,增加了自己的随从护卫人数。
天子又给了他三十多精锐宿卫,跟随保护。
年末,群臣商议年号,定为熹平。
熹者,热也,炽也,亮也。
平者,为平安,为炎光盛世平安之意。
新年,为熹平元年,建宁不再。
熹平元年,依旧是一番盛世的景象,就连北方五州,也没有再遭受到寒冬袭击,在这样平稳的政策下,大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之景,而不少大臣吹嘘这盛世年华,言之,当今天子之功盖世,孝康所不能比也!也的确,在熹平元年,大汉的国力已经超过了建宁最为强盛的时期。
内外皆安,百姓富裕,国库充足,天子也有了一段闲暇时刻。
而那些风波也渐渐平稳了下来,天下人依旧谩骂王符,只是堵在王符府邸门口的士子们也渐渐没有那么多了,王符依旧安然完好,百官恶毒的诅咒也没有伤到他分毫,百官之中,唯独没有消停下来的,便是大汉太尉张温了,他一心想要消灭高句丽,这些日子里,四处寻找盟友。
可惜,除了董卓,吕布这些人支持他,再没有人愿意支持他对高句丽的讨伐。
熹平元年的初次朝议上,张温便再也忍不住,直接上奏天子,要求征伐高句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