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怎么?很惊讶??”郭嘉瞥了他一眼,饮了一口酒,醉意朦胧的说道“你这农科不及的蠢材,平日里的郭奉孝啊,顶三个荀文若,可这喝了酒,服了散的郭奉孝啊,却能顶九个荀文若啊!”
“你又服散了??!这可是重罪!!何况,你不知他的害处麽?!”荀彧猛地站起身来,愤怒的叫道。
郭嘉不屑的笑了笑,说道“这么多年里,我就是为了讨个自在,方才躲在这尚书台里,你以为,三公九卿的位置,郭奉孝上不得麽?哈哈哈,我宁愿做我乐意的事情而死,也不愿意苟且偷生,我生来如此,死亦如此,你想要去报官麽?”
荀彧说不出话来,一怒之下,就要转身离去。
郭嘉低着头,缓缓说道“以三公为虚职,为一种名衔,中心放在三台上,中书台掌握决策,直接听命于天子,不设府,以庙堂朝议为中书,百官参与,以侍中台为审核,用以审定政令是否合适,握监察职权,监督百官,巡视天下以尚书台为执行机构,将那什么太尉,司徒,司空,将作,大鸿胪,宗正之类都划在尚书台之下,为门如此一来,为三台十二门”
正要离去的荀彧忽然停了下来,转过身来,看向了郭嘉。
郭嘉越说越迷糊,已躺在了案上。
荀彧无奈的叹息着。
“不可自己出面触怒天下群臣,不只会遭受明面上的反对,暗地里,他们也会下手师君师君找一个家世强大,无人敢下手,为人正直仁义,心怀天下,忠诚于陛下,能言善辩,不屈不挠的,最好年轻些,别被气死了”郭嘉嘀咕着,没过多久,就传来了一阵阵的呼噜声。
荀彧皱着眉头,有些恍惚的走出了尚书台。
郭嘉方才的言语,还留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郭嘉说的的确很在理,若是以郭嘉的思路来解决,涉及的不仅是庙堂,自然还有地方,地方上原本就有都邮这样的监察官,若是将他们与其他负责监察税赋等方面的官吏们进行整合,统一的由庙堂来掌管,或许能够比刺史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