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九三章 你觉得我差钱吗?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些国外企业很快就把华夏本土企业给打的溃不成军,在短时间内就占领华夏vcd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六十。

        没办法,当时国产vcd的价格,虽然已经被爱多强行从三四千元,拉到了两千元左右,但是面对东倭,南高丽等诸多外公公司,利用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销售的一千多块钱vcd,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其中国外厂商诸多优势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技术优势。

        相对而言,华夏虽是vcd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vcd的主要元件如解码芯片,激光头,机芯等全部依赖进口。

        在96年底到97年,华夏厂商实际遇到的是外商对这一市场的联合封锁,对方在跟华夏厂商打价格战的同时,也提高零部件的价格,并且采取了对华夏厂商限制供货等手段。

        本来vcd利润的百分之六十,都是被这寥寥无几的几家,解码芯片,激光头,机芯生产企业拿走了,然后国外企业又使了这些手段,华夏本土公司又怎能不败。

        在vcd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后,有学者分析,当时大多数企业希望,把vcd价格稳定在一个较高价位,企业以丰厚利润攒足后劲,加强技术开发能力,以技高一筹取胜。

        但方辰想说,这是一厢情愿,因为拥有强大资本和雄厚技术的国际大公司,一夜之间会毁掉这种小投入小开发的思路。

        这种国外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从华夏企业身上剥削走大部分利润,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以此来要挟华夏企业,卡住华夏企业脖子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说国内的奶企,蒙牛伊利,包括光明、汇源、娃哈哈、旺旺和银鹭等等,都是在为一家瑞典的包装厂,利乐包装公司打工。

        这家瑞典企业的产品占据了每盒牛奶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每销售一盒牛奶的利润,乳制品企业只能拿到1/4,但那家瑞典企业却能拿到3/4,曾有媒体将利乐描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