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八章 传道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老弟,如果说,你向朕献上《华夏一统论》,是你建设新世界的第一步,那么朕想知道,第二步是什么?”

        纪弘成暗自在心中感慨,忽必烈这老哥没白认啊,这个时代上哪儿去找这么上道的合作伙伴?

        “大哥,要建设一个文明、统一、民主、富强的新华夏,光靠我纪弘成和你忽必烈是不行的,必须万众一心。你是这个时代的大哥,能够得到你的首肯,这件事算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第二步,就要得到天下有识之士的认同。我在水西的做法是,建立水西学派,广收门生,把理想和文明的种子种在他们的心中,假以时日,他们便会成长起来,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华夏新世界,只有华夏人共同创造才能实现。”

        此时,两人都吃完了,便起身走入正殿继续这个话题。

        “弘成啊,其实在燕京乃至于在大元开展你的学问,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我蒙元的臣子和将领们,都有骄矜之心,让一个南人来做他们的老师,恐怕他们很难接收,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的这些汉人臣子们倒是对你相当崇拜,但只在汉人之间推广水西之学,似乎又违背了华夏一体的初衷……”

        “大哥不必担忧,我在燕京传播水西之学,如果开诚布公,当然不合适,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的想法是,由国子监开办一个书院,名字就叫做燕京书院。我把水西的书籍赠送给书院,还可命国子监的官员们翻译成蒙文,甚至是多语种,如此一来,水西之学便可得到传播。”

        “至于蒙元将领们在读书识字上的短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补齐的,那就发挥他们的长处,学军政,学技术。陛下应该站在华夏大家长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要把目光放在百年之后。民间有句谚语,‘父母是条龙,向着哪家哪家穷’,你现在护着他们,甚至不惜为了他们打压别的成长过快的孩子,当你百年之后呢?”

        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忽必烈的心坎里。他领教了汉人博大精深的学问,见识到了水西坊的生产能力,他心中战无不胜的蒙古铁蹄成了他的心病。

        或许他能乘势统一天下,但想让蒙古人永远强大下去,完全是天方夜谭,还没开始劣势就显现出来,前景可想而知。

        忽必烈表面对纪弘成百般笼络,但要让他甘心把蒙古人打下的江山平均分配,还是很难做到。对人的四等分类,这是蒙古人地位的保证,一旦各族平等,他们的统治将会失去根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