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12章 自信心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杨忻中是代州人,他的祖父是杨宗闵,曾任永兴军总管,在与金军作战时战死,父亲杨震,曾知麟州建宁寨,也在同金军作战时殒国。

        杨忻中也是三代从军,对各种战法自然有他的见解,他认为宋军在各地搞的这个坚城清野确实是对付金军的好法子。

        金军机动性强,来无影去无踪,但他要想深入进来也要吃饭,粮草就是个大问题,宋军凭借着城池固守,一则弥补机动力不如他的弊病,二则,城池固守与野战结合起来,使他攻城也攻不踏实,野战又不如我们持久,那就胜负可分了。

        但是他说,开战后的关键就是守城,城池不能被金军轻易攻破,不然我们在城内费尽辛苦屯积下来的辎重不但补给不了自己人,反而就是资敌了。

        真出现了那种局面,宋军的野战人马便和金军站在了同一起点上搏杀,不但没有半点优势可言,城池的失陷反而还会在激励金军的同时动摇我军,一盘大棋恐怕就要自乱了阵角。

        联想到去冬金军南下,当面的许多城池接连失陷,赵构有些忧心,城池年久失修是个不容忽略的原因。

        看来巡视一下各地加固城池的进展一刻都不能耽误。

        杨忻中说,“更与守臣肯不肯固守有着极大的关系!大王你可能忘了泰州的守臣是谁了吧。”

        赵构真的忘了,“是谁?”

        杨忻中说,“是曾班。”

        赵构立刻想起这个人来了,不禁哑然失笑。去年二月初八,金军侵犯泰州时还未发一箭,泰州守臣曾班便献城投降了,当月二十二日,金军从承州经过,承州有一部溃兵流蹿到了泰州,曾班又逃跑了。这个人又怕金军,又怕溃兵,反正就是没有守城的习惯。

        按理说曾班这样的人,即便不治他的罪,也早该踢到一边儿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