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三章 日志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原来这位老兄还是苏联氢弹的研究骨干,他最牛的是指出了银河系中的x射线来之双星系统中的质量较小恒星被质量较大的恒星吸收质量释放出来的。

        真是有趣,刘卫平在量子计算机中迅速建立了一个双星系统演化模型,一个质量大的已经变成了致密的中子星,另外一个密度较小,但是已经燃烧得差不多变成了白矮星,外壳是膨胀的红巨星,两颗星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吸引饶着共同的轴心旋转,稀薄的红巨星物质被中子星吸引,向宇宙中不断辐射强大的x射线。

        刘卫平几乎都忘了再查看日志资料,泽尔多维奇理论让他着了迷,有了量子计算机和无线能源信息网,他一个智人就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惜,他的超大容量存储和超强处理器都对他设定的三个初始化问题无能为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刘卫平发现自己的量子计算机又超负载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忙关掉了双星系统演化模型,重新查看起泽尔多维奇的日志记录来。

        泽尔多维奇的日志表明废弃的弧线3雷达被重新用来检验六十年代的脑电波研究,不过实验对象变成了动物,2月12日这一天,他们通过弧线3雷达发射出了模拟猴子脑部活动的电波,想观察在雷达辐射范围内猴子的反应,内容仅此而已。

        刘卫平想起了在苏无线电研究所示波器上发现接受到的斯捷潘脑电波,原来并非是空穴来风,苏联人看来走到了美国人前面,他们既然能用信号影响动物活动,至少掌握了动物脑波的某些密码!

        刘卫平兴奋起来,这本日志就是无价之宝,里面一定还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盯着2月12日的记录,不停的想着办法,是铅笔笔迹!利用质谱仪一定可以将前面的石墨笔迹找出来!刘卫平在太空实验电站受过质谱仪的操作训练,自然想到了这个办法。

        他又懊悔起来,真是可惜,日志没有从共青城带出来,难道再去一趟共青城,这也太危险了。刘卫平犹豫了一会儿,他决定还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入手,既然动物的脑电波信号可以被识别出来,人类一定也能。

        刘卫平思考了整整一天,他的思路又回到了马尔科夫方程上来,既然人的思维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脑电波必然和语言之间存在某种关联,马尔科夫方程能够用来识别人类语言,一定也可以读懂人类的脑电波,刘思荃如果被克隆出来,她的脑电波一定会被智人的量子计算机读取,刘思荃将和他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智人,在数字世界永生!

        找到了思路,刘卫平的量子计算机进行可行性论证,建立运算模型根本不在话下,第二天他已经开始了编码,刘卫平躺在沙发椅子上一动不动,却不停的要赵勇刚让人送进一瓶又一瓶的葡萄糖液来,赵勇刚也是满心欢喜,他以为刘卫平是在解决他关心的生殖细胞难题。

        林双棉硬是拉着刘思荃来找他,刘卫平都回复没空,他成为智人后再也不用在世纪之初学来的自然语言编程,也不用早年在交大学习的汇编语言,更不是0和1的二进制,他直接使用了效率最高的量子比特位编程,尽管是这样,这个庞大的程序还是让他不得不反复插位修改,唯一能抽出空来的就是过一会儿喝一杯葡萄糖液。

        这一次他不是用什么六度分割理论了,他是要用傅立叶变换,将脑电波分解为无数个基础波形,然后再用马尔科夫方程对其进行统计,找到和语言的关联概率。十天以后,等到刘卫平开始试运行的时候,麻烦来了,刚刚启动,刘卫平就失去了知觉,他的主机崩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