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9章 官家要亲自敲打(上)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蔡鞗一阵大骂,黄文功不敢再瞎嚎,尽管他也不明白,却也听出了些门道来。

        要说宋朝自太祖时,总体来说都是极为节俭的,历朝历代也无直接拿俸禄的皇帝,宋朝便是个特殊,皇帝每月皆由左藏库发放一千两百贯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所用宦官最少的一个朝代。

        神宗时,宫廷用度九十万贯;仁宗时三百万贯,但到了当今时,骤然涨到了千万贯,有些是赵佶扩建了宫廷建筑,有些是增加了内宫人员,还有就是当今官家喜欢奢华,喜欢花石。

        神宗病逝,年仅九岁的哲宗登基,太后向氏垂帘听政,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并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

        旧制恢复,元祐党人大获全胜,但是赋税田地减少和冗官冗兵造成的赋税不足以用是现实,再加上哲宗逐渐年长,作为王安石改革派继承者的章惇上位,改革派的熙宁党占据上风,但哲宗的病逝又起了风波。

        哲宗的意外病逝并未留下哪个弟弟登基为帝,嫡母向氏无子,余者只有哲宗的亲弟弟简王赵似和同父异母的端王赵佶有资格。

        哲宗生母朱太妃、改革党章惇支持赵似登基,尤其是章惇极其反对端王赵佶上位,认为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守旧派的向太后则坚决支持赵佶上位,又因为章惇的强势引起大小蔡,即蔡京、蔡卞兄弟的不满,转而支持赵佶,结果自不用多言。

        赵佶登基后,因让向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元祐党人继续霸占朝堂,因此士林皆流传赵佶贤名。向太后死后,赵佶便示意蔡京弄出了元祐党人碑,一举清理了朝堂所有制约自己的元祐党人。

        向太后偶有感冒,病情却被一拖再拖,朝臣私下里也有猜测是赵佶故意为之,又如此心狠手辣弄了个元祐党人碑,一举干掉所有支持自己登基之人,如此狠辣也让他获得了远比神宗、哲宗更多的权威,原本前代官家一旦提出修建宫室,或改革派,或守旧派都会提出些反对话语,赵佶先是争夺地位时,干掉了朱太妃、章惇改革派的顶梁柱,之后又抬手驱逐了所有守旧派,再加上蔡京的倾力支持,整个朝堂哪还有人敢反对?

        大宋朝早先几代帝王,或自律,或因祖制,或因朝臣反对浪费,皇宫都未有多大改变,宫女、宦官也未有增加了多少,关键是赵佶手段高明,把熙宁改革党、元祐守旧党全都抬手收拾了一遍,嫡母向太后死的不明不白,庶母朱太妃因皇位之争而落势而病逝,之后又是逼迫皇嫂昭怀皇后刘氏上吊自杀,如此狠辣手段,远胜之前各代官家,即使蔡京也不敢明着反对,后宫一再扩大,耗费与日增多,也达到了恐怖的千万贯之多。

        看客看着“千万”与“九十万、三百万”相差太多,其实有时并不能如此简单的认为“千万贯”就是真金实银的花掉千万贯银钱。

        宋朝前代官家都较为节俭,甚至需要朝廷支付俸禄,用来向天下表明心迹,也因此皇宫大内根本无法与各朝皇宫相提并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