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5章 马行街 (1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一旦在脸上烙下了印记,军卒就有了终身“身份证”,想逃脱都难,朝臣们不是不知道百姓不愿在脸上刺字,军队也很难招募到良家子入伍,新兵变成了老卒,也成了军中的,更何况,补进军中的流民也有小半是无赖子,再加上百十年的歌舞升平,军中战力可见一斑。

        没有良家子入伍,也不可能年年招收流民,为了保证兵源充足,配字军的子女就成了另一个补充,当然,配字军们也不是真的很傻,想着法子避免子女继续与他们一样,但还是有不少孩童注定了这辈子只能从伍。

        讲武小学堂对平头百姓没有任何吸引力,蔡鞗也只能从军中挑选。

        蔡翛答应了他,因为家里的产业烂事,两兄弟心下都有些尴尬,在确定了选人入学堂后,一行人也离开了镇江。

        镇江的位置很重要,不仅阻止了海上盗寇自长江口直接杀到江宁城下,更是死死护住了运河最为富庶的中段,是整个江南货物进入运河的最为重要的南大门。

        整个江南所有货物,最终都要走道长江,由扬州沿着运河一路北上,而镇江就是扬州的南大门,死死护住了运河和江南腹心,或许也正因此,才有了“镇江”的名字。

        老大蔡攸没能让老三蔡翛前往西北,而是让他担任镇江知军这个肥差使,确实也不算是亏了他。

        沿着官道一路北上,沿途除了一些官吏们送上些礼物外,并没有多少麻烦和意外,在杭州时,天虽冷,却也未有下雪,一路北上后,在临淮时便遇到了大雪。

        这个时代没有棉布,即使被大食人贩卖了大宋,数量也很少,为了取暖,使用最多的就是皮、草,其实就是牛羊的皮毛和芦苇草。

        蔡鞗也算是够奢侈的,百十人外面穿着羊皮袄,为了避免寒风伤了腿脚,裤子也是如此,而且内里还穿着蚕绒贴身暖衣,不仅仅是人,就连马匹也裹了层破旧皮子。

        所幸就这么几个人,就算奢侈些也花不了多少银钱,苏眉也由着他瞎整胡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