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68章:脑电波感应‘帽子’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实验研究表明,意识是大脑内部神经活动产生的,需要大脑的一些部位的神经元在足够时间内有足够的兴奋。

        人的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最神秘的组织系统。

        在婴儿时期,人的大脑的神经网络已经完善,但婴儿除了呼吸、吮吸等特定的神经通道外,其他神经网络连接的粗细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婴儿时期,大脑中的神经信号传导是无效的,没有记忆,意识混沌。

        如婴儿对颜色的分辨,他的眼睛结构与成年人一样,但大脑神经网络中,关于颜色、形状等相关的神经通道并未形成,所以单独看一件东西,婴儿很难形成有效意识,但经过教育,形成条件反射,可以让婴儿大脑生长。

        意识的运作机制与计算机程序类似,可人工智能却永远无法达到人类的高度。因为人工智能并不具备自我意识,从而不可能有独立的思考活动,替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但‘量子大脑’可以模拟这种‘自我意识’,通过恐怖的计算能力,量子能模拟任何物质存在的高级有序组织形式。

        婴儿的意识类似混沌状态,墨女现在的‘量子大脑’活动,也是无序的混沌状态,1000多个量子之间,现在没有形成有序的组织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婴儿可以通过连接大脑的完整的神经系统来沟通外界,形成真确感知,刺激大脑成长,慢慢通过学习形成成熟有效的意识。而墨女的‘量子大脑’,接收的只是没有温度色彩的数据,并不是真切现实的‘感知’。

        陈默需要利用神经意识系统技术和脑电波感应装置,作为连接人体意识和‘量子大脑’之间的桥梁,打通‘量子大脑’与真实之间的感应通道,让‘量子大脑’模拟‘意识’的高级有序形式状态,创造属于墨女的‘量子意识’。

        这是从无到有创造一个‘灵魂’,或许也是哲学与量子之间的另一个争论话题。

        实验室的实验台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