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少年强则国强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说起这桃花,还是赵桓要求种的。

        宋人与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精神文化气质的不同,这些也都体现在了建筑和爱好上。

        唐人就像烈火一样,如中升日骄阳。

        但宋人却完相反,至宋代,思想由奔放热情转冷,就像太阳变成了明月一样,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变成了遥望空冷之皎月。

        这是赵桓不赞同的,他更向往大气磅礴的精神内涵,那是一种有足够包容心的文化。

        即便是他对儒生下手,也绝对不是为了反对儒学,儒学有可取之处,但不应该成为主导国政甚至整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华夏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

        在宋代这种文化中,热情奔放的桃花是不被人喜爱的,但偏偏赵桓就让唐恪种植了大量桃花。

        皇帝巡视了一转,嘱咐道:“还不够大气,唐恪,你再想想,大宋的工艺品是要远销海外的,四海八荒皆以我大宋为中土上国,有万邦来朝,届时无论是日本,还是天竺,或者波斯、大秦,甚至更远的国度,来到我大宋,看见艺造局,如此小家碧玉,作何感想?”

        唐恪在一遍仔细聆听,连连道:“天子所言极是,臣这就做调整。”

        赵桓又参观了炼造陶瓷和纺织丝绸的场所,心中暗暗称奇,在这方面,他赵桓没有任何言论敢说出来,这些匠人都是世代相传的,积累了不知多少年的经验,比起后世大家称道的日本匠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