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三章 九龙夺嫡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刘荣,刘铭实际上两人骨子里面都瞧不上太子,也不没有夺嫡之心,可是下面依附的文武百官太多太多了,他们几乎是没有选择,最终走上夺嫡的不归路。

        四大家族纷纷远遁海外,可是他们早朝中的影响力却从来没有消除过。而太子为了为大汉开创新局面,改变大汉军武立国的弊端,自从当上太子监国之后,就看开始着手清理四大家族的影响力。这无形之中,就和四大家族站在对立面,这点是天子,太子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原本潘旭老爷子为了潘家的未来,选择支持太子,选择远遁海外。可是随着太子一次又一次打击潘家实力,再加上老爷子病逝之后,潘家对于太子的支持越来越少,最终把资源都放在了刘荣身上,要知道潘家做为大汉第一外戚集团,势力是异常庞大的,可以说从朝廷到地方,到军队都有无比巨大的影响力。

        曹家,石家,高家则站在了刘铭这边,其实于其说是四大家族支持刘荣,刘荣夺嫡,是对太子不满,不如说是对天子不满,对大汉不遗余力地大家军武集团,修改军武立国的国政不满。

        在大汉,军武集团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文官集团对大宋的影响力。毕竟大汉以军武立国,无数的将领跟随天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他们立下赫赫战功,当然要寻求属于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庞大的军武集团。

        大汉不允许出现藩镇割据,不允许出现将领长时间带兵,所以给与武将很高额地位,允许他们改任文官,执掌地方。

        现在的大汉在地方的州府之中,一大半的官员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这点可以说是大汉军武立国最大的隐患。

        武将把持地方,文官执掌朝廷成为大汉最大的特色,这里面的隐患太大了,天子知道,却是无力改变,所以才过早地宣布太子监国,把这个千斤重担交给太子。

        大汉天子之所以不愿意去改变军武立国,实在是他不忍心对那些跟着子南征北战的好兄弟下手。像鲍旭,燕顺,燕青,李俊,阮氏三雄,张横,张顺,林冲,卢俊义等,为大汉创建立下赫赫战功。天子不忍心让好兄弟心寒,当初也答应过四大家族绝对不会玩什么杯酒释兵权,这种情况下,天子就有了鸵鸟心态,选择逃离。

        太子最终为了大汉,为了改变军武立国的弊端,万般无奈,只好对军武集团动手,这无形之中就得罪了大汉最大的势力集团。

        朝廷上下,地方官员对太子意见大的很,要不然也不会在太子监国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九龙夺嫡的场景。

        柴智荣和刘荣是同窗好友,是伴读,两人关系恨铁,最终走上夺嫡之路的时候柴家成为了刘荣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帮助刘荣培养势力,柴家几乎是把金行打开了,用黄金给刘荣铺路,可以说花钱像流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