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5章 一步登天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正龙停顿了一下,这个家伙偷偷地看了一下宋徽宗赵佶的表情,确认对方不反感的情况下接着说道:“为臣者一定要为君父分忧,微臣愿意为陛下解决西线的问题,为大宋西线开拓疆土,为收复幽云十六州扫平障碍。”

        这种霸气,这种自信是童贯所没有的,说实话,这些年宋徽宗赵佶对于西线的劳民伤财早就不满了,只是西线一直打胜仗,也就没有说什么。胜仗年年有,可是除去劳民伤财之外,大宋并没有得到好处。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帝王的梦想,没有人例外,尤其是这个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宋徽宗。

        “童枢密使在西线和西夏军交战多年,也最多是依靠蚕食步步推进,都没有办法说为大宋开拓疆土,你又是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虽然宋徽宗比较欣赏刘正龙的他态度,可不代表他没有心中的质疑,君王者睥睨江山,看问题的态度当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揣摩的。

        “陛下,微臣可以认为这是殿试么?”

        “可以,不过今后,君臣私下相见的时候,你就是朕的弟子,称呼上不用那么生分。你在江南表现很好下,希望在西线问题上会有更好的答案。”

        既然是做为殿试出现,那就是很正式了,刘正龙丝毫不敢马虎,他调整了一下呼吸之后说道:“为大宋开拓疆土,微臣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西夏现状,西夏号称兵甲五十万,实际上是五十万精壮男子,做到了战时皆兵,全民参战,这和党项民族民风彪悍有直接关系。但是强大的背后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八大部族之间矛盾无法调和,尤是排名第一的拓跋部和第二的细封部矛盾几乎到了已经无法抑制的地步,只不过西夏皇族强大,强行压制下来罢啦!西夏内部还有第二个矛盾那就是熟党项和生党项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自从西夏诞生那一天就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所谓的生党项,就是居住在西北边陲,依旧保留着党项原始生态的党项族人,他们生活贫穷落后,是参战的主力军。熟党项就是掌握西夏政权的豪门权贵,他们向往大宋文化,喜欢过安逸舒适的生活,更喜欢童贯榷场贸易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用无休止的征战来解决问题。西夏内部第三个矛盾帝派,后派之争,这是西夏独特的奇葩存在,从来就没有消除过,只是形势不一样罢啦!西夏崇宗李乾顺为首的皇族占据政权的最高端,但是皇后耶律南仙有背后辽国的支持,在朝中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帝后两派之争,说白了就是西夏自主和依附辽国之争。西夏第四个矛盾就是军权之争,晋王李察哥和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为了争夺军队主导权也争斗了许多年。只要是我们能够挑起这四个矛盾其中一个矛盾激化,那么西夏就会引发内乱。”

        这些东西其实枢密院有过上报,只是枢密院一直在轻描淡写,宋徽宗赵佶也没有重视过,今天听刘正龙这么一说,也是那么回事,的确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西夏内乱不止的话,那么西线战役就不用打那么苦了。

        心情大好的宋徽宗赵佶赐座,并且还安排刘正龙留在宫中吃午膳,意思很明确要让这个天子门生把四点全部说出来,毕竟西夏内部的四大矛盾只是最不起眼的一点。

        得到首肯的刘正龙就没有了先前的紧张,他就不紧不慢地抛出了国战理论,从西夏立国开始把西夏和大宋之间的战争和议和的转换说了一边,这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西夏战斗力彪悍,很多时候都占据上风,但是国立匮乏支撑不了长期作战,最后无奈提出议和,也无力进军大宋州县,最多是掠夺人口,掠夺财富。多年的战争,西夏的贵族富裕了,可是西夏却始终国力匮乏,无法城受大宋关闭榷场的后果,所以两国之间争战只是手段,和平才是主题。

        最后刘正龙在国战理论上说道:“由于辽国的存在,百年来我军始终不能在和西夏交战的时候取得决定性胜利,可是现在辽国内乱不止,还要面对日益强大的金国,已经无暇西顾,只要是我们依靠国力之战,一定会彻底拖垮西夏,虽然不至于将其灭国,但最起码能将其压制到一个无法威胁我朝的地步,成为大宋附庸国。”

        “能做么?”说实话,宋徽宗最感兴趣得的就是这个部分,他其实不太喜欢西线连年征战,劳民伤财。

        “能,只不过,不能急于求成,弟子有详细的计划书,请陛下过目。”

        刘正龙是做足了准备,要不然仅仅凭借这次的殿试,又怎么能够提升成正六品的,要知道大宋朝是低职实权,正六品如果官家重视的话,可以取得很大的实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