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九章 谋划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周春为难地道:“蔡耀宗有什么软肋,小人没查到。至于陈康,他今年刚五十岁,生了三个儿女,女儿出嫁,儿子只站住一个,现在在户房做胥吏,他侄子开了一家酒楼,陈康家应该有一大半的股子。一家人过得虽不富贵,却也小康。不过姑娘提示过,说这位陈康是位黑白通吃的。小人只查到这些明面上的事,暗地里的没打听到。小人担心打草惊蛇,所以不敢四处打听。”

        “你做得好。”赵如熙表扬道。

        这也是当初周春来时她叮嘱的。

        陈康这种人,耳目灵敏得很。只要有人稍打听,就能传到他耳里。而不管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无缘无故调查别人,这本身的行为就得罪了人。

        她初来乍到,还没怎么的呢,就得罪了地头蛇,这绝对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周春是个普通人,又是生面孔,到这里来就只能道听途说些小道消息,不好明目张胆地找人打听。谁知道酒楼的小二或城门口的乞丐是不是陈康的人呢?

        她又不想对陈康干什么,自然没必要去惹这麻烦。再者,萧令衍给她的资料已比较详尽了,周春这里自然是能打听多少就打听多少。

        “陈康今年五十,他应该有孙子了吧?孙子多大了?”赵如熙问道。

        “他有三个孙子,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七岁。陈康正为孙子的前程发愁。”周春道。

        大晋的官场规矩跟明清很像,官与吏泾渭分明,吏的地位与役等同,所以吏以及吏的后代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也就是说,即便陈康是个厉害人物,在南阳黑白通吃,是个地头蛇,做官的都不敢忽视他,想要在南阳站稳脚跟都需要他的支持,但他本人、他的后代再怎么折腾,也摆脱不了身份上的桎梏。

        陈康是吏,他的儿子是吏,他的孙子除了做吏就再没有别的出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