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5章 话分两头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从张绍曾内阁的名单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保定派为中心的内阁。

        在幕后组阁磋商中,曹派一定要内务、财政和交通。吴佩孚想留住高恩洪都没能办到。

        黎元洪坚持要维持政学系的两位阁员,得到同意后,因王正廷不肯任司法总长,改由冯玉祥推荐的程克担任。外交总长施肇基因为不肯设宴招待议员而被否决,张绍曾改派黄郛署理外交总长。

        张绍曾本来向议员们许过愿,说是要分配给国会内的政党几名阁员,因未能兑现,议员们便准备以不同意为报复。几经疏通,政府承诺在关税增加项下拨发国会经费,民国二年和六年所欠经费亦由财政部筹发,才算过关。

        张绍曾组成了一个北京政府好几年所没有的合法内阁,但这个合法内阁却多灾多难。

        国内战争不停、各省兵变、匪患的警报愈来愈多。很多的时候,所谓兵就是匪,匪也是兵,因为一旦兵变,处置不当兵就成了匪,而匪一被招安,也就变成了兵。

        兵变是因为欠饷,财务状况越来越糟,北京各机关和教育界出现了索薪的。四国银行团屡次抗议到期外债不还,公开建议国际共管中国财政,并拟委托总税司安格联监督北京政府的全部收支。

        太上政府的两位直系巨人,曹锟忙于总统梦,吴佩孚则忙于“援闽”、“攻粤”,梦想着武力统一国家。

        张绍曾则正踌躇满志地想一展身手,打算在他手中实现全国和平统一。他建议召集各省实力派代表、各政党领袖、在野的名流到北京颐和园举行“国事协议会”,协商和平统一的问题。

        一月八日,张绍曾致电西南各省,主张“对内先谋事实上之协商,对外完成法律上之统一。”他不赞成联省自治运动,认为“与其先争联治之名,毋宁力图省治之实”。

        黎元洪本来担心张绍曾完全站在津保派立场,后来看到张绍曾所作所为并不是代表津保派,尤其是先谋政治上的统一,后办大选,这和他的主张比较接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