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4章 对德态度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章宗祥把这消息告诉了曹汝霖,曹本应列入帝制祸首名单内,由于日本公使的庇护才得逍遥法外。

        曹得到章宗祥的秘讯,向段进言,提出“攘内”必先“安外”,必须借外援统一这个四分五裂的中国。所谓的外援,就是取得外国的政治借款和军火供应,有了这两项,就可以镇压国内的反对力量。

        曹又推论袁世凯的外交失败原因,是外交上采取了联英联美以制日的错误方针。日本近,英美远,远水不能救近火,英美忙于欧战,抽不出力量到东方来。中国向美国借款,或者亲近英美,首先就会受到日本政府的强力反对,而西方国家为了讨好日本,在紧要关头上也会牺牲中国,弱国不能采取“远交近攻,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而只能采取“近交善邻”的外交政策。

        段祺瑞正苦于自己的政权不稳,财政上已经面临山穷水尽,对外借款波折重重。军事上他也不能控制南方,甚至不能控制北洋派。加上总统和国会又处处和他为难。很自然地听了曹的话,希望得到日本这个外援。段也认为徐世昌是最好人选,就派人去作徐世昌的工作。

        日本是对中国最有威胁的列强,徐世昌是个老狐狸,当然不会去干这种“汉奸”勾当,拒绝担任赴日特使的工作。

        民国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段根据曹的意见,以国务院的名义令章宗祥先与日本政府接洽,派曹汝霖为亲善特使。

        这件重大任命,段既未通过国务会议,也把总统蒙在鼓里。直到十一月三十日日本同意了,段才提交国务会议。还是把问题的真相隐瞒着,只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说成是外交上的一种仪式,因为日本内阁改组而派使致意,阁员们果然被瞒过。

        十二月一日段把拟好的命令“派曹汝霖为特使以大勋位赠与日皇”送到总统府去盖印,并令曹亲自去谒黎说明一切。曹见到黎,说得也是一番官话。

        不料曹的话还没有说完,老好人的黎元洪竟陡然站起来,大声叱骂说“好,你们要卖国,我黎元洪偏不让你们卖国。”

        曹汝霖碰了一个大钉子,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

        曹汝霖被黎元洪轰出来后,正巧新任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也来谒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