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1章 天坛“祀天” (1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其实,在袁世凯政府中,地方官吏乘坐绿呢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卸任时勒令地方人民建立德政碑,恭送万民伞等恶习久已盛行。

        还有一些地方执行了逊清官场中的丁忧守制、回避本籍的规定。

        一片复古声中,只有两样事没有办,一件是辫子没有明令恢复;一件是袁世凯将甘肃都督赵惟熙关于恢复“谥法”的建议提交政治会议讨论,未能通过。

        辫子虽然没有明令恢复,可是留辫子的人还是很多,张勋统率的军队便全部留辫子,被戏称为辫子军。甘肃都督赵惟熙也是不肯剪辫子的大官,而在参政院中,有十多个参政也是留了辫子,大摇大摆地出入官场。

        谥法也仍然存在,因为正流行“民间私谥”。而且清朝废帝宣统,对死去的王公大臣和逊清遗老,仍有“赐谥褒忠”的上谕发表。

        民国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袁世凯公布了文官官秩令,把“官”和“职”分开。有的是有官有职,有的是有官无职。

        官分为九等,是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袁世凯所发表的授卿令,上卿仅徐世昌一人,其次赵尔巽、李经羲、梁敦彦是中卿加上卿衔,这三人都是曾在清廷当过总督或是尚书。

        中卿是杨士琦、钱能训、孙宝琦、朱启钤、周自齐、张謇、梁士诒、熊希龄、周树模、汪大燮等。

        少卿加中卿衔的有章宗祥、汤化龙。

        少卿有董康、庄蕴宽、梁启超、杨度、孙毓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