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3章 南北议和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同盟会员杨彭龄是师范生,在胶东随同宋教仁起义失败后,被派到山西工作,打入第八十五标二营当兵,后升正目(相当班长)。

        他宣传革命思想,联络进步士兵,把左队的另外八个正目,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与他们拜为结义弟兄。

        二营右队的二十四个同盟会员也拜为结义弟兄,其他各营也都有类似活动。这样,新军从上到下,就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员手里了。

        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努力,山西起义的条件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关于山西起义具体情况,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太原起义后,清廷即令驻保定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率部进军山西,镇压兵变。

        十一月三日,吴禄贞到达石家庄,即派何遂到娘子关与山西民军联系。

        十一月四日,吴禄贞与阎锡山在娘子关会谈,决定成立燕晋联军。吴任大都督兼总司令,阎任副都督兼副总司令,温寿泉任参谋长;并决定山西民军两个营开赴石家庄,然后联络张绍曾、蓝天蔚会师北京。

        只是,这一计划因吴禄贞的被害而流产。

        不久,袁世凯的把兄弟,绰号“快马张”的张锡銮被任命为山西巡抚,曹锟率北洋军第三镇保护他到山西赴任。

        起义军如何迎敌,景定成向阎锡山建议“袁奴远交近攻,欺人太甚惟有一战,不可退让,胜则长驱北上,败则分兵南北,另作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