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1章 战汉阳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阮忠枢终于明白了袁世凯的用心,他点了点头,没做回答。

        心里想的是你袁世凯这样的人,谁能猜透你的心思?反正别人怎么样,不知道,自己肯定是被袁世凯卖了,还得帮袁世凯数钱。

        为了避嫌疑,这一次徐世昌没有入内阁。但他由弼德院顾问大臣兼任了军咨大臣,后又被委任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朝廷为了拉笼他,加了他一个太保头衔。都知道他和袁世凯的关系,拉笼他就是取悦袁世凯。

        袁世凯的内阁不设协理大臣,但保留了前内阁阁承华世奎的位置,且将此位置升为正二品。

        华世奎(1863年—1942年),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思闇。祖籍江苏无锡,后迁居于天津。一八六三年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汉族。

        天津“八大家”之一。因家资丰厚,家中常聚各方名士吟诗谈词。十六岁时得中秀才。十九岁时中举人由内阁中书考入军机处,荐升为领班章京。一九一一年奕劻组亲贵内阁,又被升任清内阁阁丞。

        华世奎在政绩上没什么骄人的成就,但作为名书法家,所取得的辉煌是很值得一书的。他平日里订有“笔单”,在很长的时间里,每年天津各纸局多代收书件。在当时与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并称为四大家。因自小父亲对他寄望颇高,四岁时就指定书目让他学习,经常站立书写,腕力、臂力达到超人程度,为日后成为津门四大书法家之首创造了条件。

        华世奎的书法,行、楷、草、隶、篆诸体,无有不精。而最能代表其书法风格的要算他的楷书作品,走笔取颜字之骨,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有馆阁气魄。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一米,苍劲雄伟,可谓其代表作。被国家定为中华历代名匾。东北角的“正兴德”茶庄、估衣街的“德昌公”等著名商号匾额招牌题字也都是他的手笔。

        华世奎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和探索,将苏东坡的巧结构和篆隶的笔法与颜的拙字相结合,形成了拙巧相间的“华体”书法;而且在理论上总结出了富于自己个性内涵的六种笔法,即“提、按、顿、挫、内颤、外颤”。

        他为人写了许多牌匾和碑记、墓志铭等,在天津留下了不少可资纪念的文物。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著有《思闇诗集》留世。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各美术出版社相继出版,如《津门华世奎孝经帖》等等。

        还是让喜欢书法的人,去研究华世奎的书法吧!这会儿,我们还是回到故事中。

        华世奎是徐世昌的同乡知己,一向惟徐世昌的马首是瞻。遇有重要公文,袁世凯必在上边批上“徐太保阅”。也就是说,徐世昌仍然是袁世凯集团的重要成员。也可以说,华世奎其实是徐世昌在内阁的代理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