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6章 机会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赵尔丰,字季和,祖籍辽宁辽阳市,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其父是道光进士,其兄弟尔震、尔巽、尔萃均考取进士,唯赵尔丰屡试不第,只能以纳捐为官,也就是买官,任职于广东。一八八四年任山西静乐知县,一八八八年调永济县令,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随任于河南。

        一九零三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又随之入川,先后任永宁道、建昌道、川滇边务大臣、四川总督。

        武昌起义后的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凌晨,在成都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将赵尔丰当场处决于皇城“明远楼”。

        当然,这也是后话。

        血案发生后,赵尔丰发布戒严令,紧闭城门。各街加兵防守,兵逼商人开市,封锁邮电交通,继续逮捕同志会骨干和青年学生,砸抄铁路公司和铁道学堂,查封所有宣传保路斗争的报刊。

        血腥的屠杀不可能遏止人民的反抗,就在成都血案发生的第二天,各地同志军便纷纷揭竿而起,猛扑成都。保路风潮遂由同志会的文明争路演变成全川同志军的武装大起义。

        成都附近十余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秦载赓、龙鸣剑、侯宝斋、张捷先、张达三等人率领下,四面围攻省城,在城郊红牌楼、犀浦等地与清军激战。

        仅在十余天内,成都附近州县的同志军“皆呼号而起”,“每县数起,每起数千或至数万”,从四面八方把成都围住。

        这些起义队伍总数不下二十多万,统称为保路同志军或国民军。他们砍断电杆,阻截交通,扼守要道,与清军战斗不下数百次,多次重创清军。

        同志军围攻成都十几天,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指挥和作战经验,武器装备又不足,没能攻下成都,他们就分散进入地方各州县。

        在四川的各州县中,荣县的群众基础较好,同盟会会员王天杰就在这里从事革命的联络和组织工作,并组织民团一千余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