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夜会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他今日算体会到了。 (1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去慈宁宫的消息自然也传到寿康宫。

        郑太后的病情又加重了。

        福泉小心翼翼地道:“说是从黄昏时便目眩不止,原本还能扎挣着用两口膳的,这会子却连床都下不来……”

        心里也埋怨郑太后这戏码演得拙劣,都说病去如抽丝,哪有像她老人家这样的?若真那么急,不该连夜去请太医么,怎么先跑到陛下这儿呢?

        寿康宫可还先住着一位没出阁的郑姑娘呢。

        可谁叫郑太后名义上是陛下养母,又是自小带大的,连玉牒上都记了名,其实就跟生母差不多,陛下不能不顾念一个孝字。

        福泉陪笑道:“您还是去瞧瞧吧,或许太后她老人家心怀开朗,一见您便好起来了。”

        陆鸣镝面无波澜,“传朕口谕,将太医院最好的圣手调去侍奉,若实在危险,朕再去不迟。”

        福泉只好答应着,陛下此举也算全了郑太后颜面,回回如此,得寸进尺,陛下哪还剩得耐心。

        况且,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已接连提拔了几位郑氏官员,虽不至于同郭家分庭抗礼,比先前可风光多了——再说,郭家可是实打实用军功换来的爵位,郑家有什么?全仗着裙带关系混到现在,若郑太后还不知足,那简直是往陛下心口戳刀子。

        陆鸣镝却不禁想起江都王府那桩旧案,有个乳母,本是侍奉郑太后多年,后来不知怎的被打发出去,偶然又卷入官司,陆鸣镝本想将她捞出来,哪知郑太后却一改往日温柔慈和,力图严惩,那乳母临死前却告诉他一桩秘辛,道是昔年郑妃府上那个侍婢并非生产当日血崩,而是过了三天才死的。

        其中蹊跷,着实值得推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