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旧事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陈凯把话题重新拉了回去,陶潜倒也并不奇怪,只是默默的回了一句“隆武二年,先帝下旨,凡江西、浙江、湖广及各省来试生员,至福京参加乡试”的话,就不再继续解释了。

        隆武二年,先帝指的自然是隆武皇帝。陈凯依稀记得,是郑成功还是谁好像提过一嘴,说是隆武元年和隆武二年明廷前前后后举行了三次科举考试。

        “这事情吾倒是听说过,说是隆武元年十一月的时候,先帝命阁臣朱继祚、苏观生监考,考生似乎只有五个人,是选推出来的。”

        邝露有些印象,陈凯一边听着,一边余光扫向陶潜,似乎那其中并没有什么慌乱,有的只是惊讶、欣慰以及似乎是怀念的情愫来着。倒是邝露并没有把话说完,其实那一次考试的背景是隆武帝设储才馆延揽和储备行政人才,但是后续的储才馆,负责的翰林学士苏观生却并没能管好,以至“招徕者多狭邪之士,上亦厌之而罢”。

        这一次没有能够达到揽才的效果,于是在第二年的五月,隆武帝举行廷试,从一百零五名贡生中考出了李萼辉、万荆等十二名萃士,交由少詹事朱天麟管束、教导,倒总算是延揽了一批“天子门生”出来。

        “这位少詹事朱天麟,前几年已经入阁了……”

        邝露附耳道来,陈凯也依稀记得好像哪张圣旨里有提过还是在广州时听谁说过似的。不过仔细想想,却也正常,毕竟明廷的控制区越来越小,朝中有名、有能的官员拜相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些。就像是前些时候曾樱提过的那般,非庶吉士亦可入阁,似乎永历朝廷的阁臣里就只有文安之是正儿八经的庶吉士出身。

        抛开前两次,第三次,也就是陶潜参加的那次,则是例行明廷三年一次的乡试。虽说是晚了些,但是隆武不同于弘光、鲁监国以及永历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那就是宁可迟到,不可不到。因为只要是召开科举考试,士人有了进入体制的道路,才会更好的为明廷效力、才能更多心向皇明,即便是没考上的也会惦记着,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与清廷争夺士大夫的助力,而非单凭所谓忠义,去和忙不迭的召开科举考试的清廷角力。

        “此番乡试,在下听说是两广、云南和贵州先行举行,随后先帝下旨在福京举行乡试。由于湖广、江西、浙江的省会都已经落入了鞑子之手,所以三省生员至福京参考……嗯,好像对浙江的考生还是附试另卷了……”

        就着邝露的话,陶潜把他参加的那一次科考娓娓道来。针对浙江考生的单独出题并非是什么秘密,当时隆武帝还在与鲁监国争夺正统,此举无非是拉拢浙江的士大夫为其所用罢了,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说到后面,陶潜竟还道出了一番科举舞弊的辛秘来,那一脸的不屑和愤怒,似乎过去了四年都未曾有半点儿减退。

        “……落四名,逮房考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一万两白银,以助水师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