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七四、童贯再败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此次童贯吸取教训,大军进发速度极慢,每日前行不过二十里,对于补给粮道,他以精骑护卫,不给辽人可乘之机。严格来说,童贯还是知兵的,故此辽人虽然试探性地偷袭了两次,在得不偿失之下,只能收兵回退。

        童贯也不追击,仍然是按照每天二十里的固定速度前进,倒是派往京师的使者很勤,隔三岔王就回去吹嘘,今日收复失地若干,明日击杀辽虏若干,若将他军报中所说的战果总和起来,收复的失地足有三个燕云那么大,击杀的辽人比起辽国鼎盛之时的全部兵力还要多。

        他是在等,等待金人的行动。

        四月中旬,金人在锦州集结完毕,开始向着渝关进发。

        到得五月初二,金人与辽在渝关对峙,金人试探性地攻击,辽坚守不出,令金人无功而返。

        但到了五月初五,金人的炮队抵达前线。

        金人缴获过辽国的大炮,从高丽、辽还有日本那里搜刮了不少能工巧匠,几乎在辽国仿制出大炮的同时,兀术的人也仿制出了大炮,而且因为金国野蛮的制度,完全不必担心成本,所以铸炮的数量极快。

        渝关城头,经过大半年改造,同样有炮,前几天击败金人攻击,这些炮台功不可没。但当金人的炮队上来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哪怕辽有地利的优势,可是面对金人数量更多的火炮,仍然被压制住了。

        若是周铨在,肯定会嘲笑辽、金炮兵的水平,不但射程近、射速慢,火炮也不牢靠,时不时就会发生炸膛。但无论是金还是辽,都不把人命当回事,昼夜连番攻击下,才一日,辽在渝关的炮阵就被轰平,再无可用之炮,而金人的火炮也因为炸膛等各种原因,损失了四分之一——竟然没有一门是因为被敌炮轰中而毁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