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野望(完) (2 / 2)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自缴获美军的快速油轮并从欧洲拿到好几艘2万吨级的高速油轮后,联合舰队上下便对国内那些速度慢、载重小的油轮看不上了,认为都可以将其拿来进行改造。不过日本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特tl型万吨级战时标准油轮与美国差距太大,不可能获得类似博格级的战斗力,更不可能有卡萨布兰卡级的能力,因此赋予其的战斗使命主要是反潜,其次是运输。

        同样是万吨级护航航母,博格级载机量达到28架,特型护卫航母只有10架,只有对手三分之一,但因日本本土十分依赖南洋原油,腾出来的空间就用于运送油料,每艘特型航母可额外输送8000-9000吨燃料。根据新的战术研讨方针,大鹰、冲鹰这样速度快、能力强的护航航母将成为护卫航母队伍的核心,称护航领舰,而特型护卫航母将与其形成高低搭配。

        这次联合舰队归来,船政本部还欢天喜地准备测绘仿造美军快速油轮新建自己的大型油轮随着机械化装备和海军舰艇的增多,日本国内对婆罗洲石油需求愈加迫切,除从德国引入煤炭液化专利技术、提升液化油水平外,尽一切可能在挖掘南方石油产量,大型油轮非建不可,有现成模板可以参照,何乐而不为?

        联合舰队回国和丸新计划带来的另一个附属效应是中断了日本海军的坦克建造计划没错!历史上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日本帝国就这么任性。现在有德国这条进口渠道,只要给钱,4号、虎式等高级货都可以买到,差一点的3号、意大利坦克、法国坦克更是成堆,再加还在尝试t-34国产化,无论陆海军都对自己原先那些破家底看不上了。既然陆军爽快地把航母交给了海军,海军也投桃报李,把自己建造的成、半成战车一股脑儿塞给了陆军成有个正式名称叫特二式内火艇。

        这种9吨多重的玩意其实比陆军的某些破****如95轻战车什么的还好上一点,不过陆军现在眼界也高了,这些东西同样看不上。但陆军是苦惯了的,舍不得重新回炉当废钢铁,脑子一转后全部内销转出口,放在对华军事输出清单上。现在对华军火输出可是门大生意,法国迫击炮、意大利的步兵炮、欧洲各国、日造或意造坦克、飞机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只要肯掏钱都好说,甚至用物资抵都行。上次陆军直接在印度支那发的军火全部进了国民政府地方实力派的手中,而下一步的输出对象是控制黄河北部的武装。

        参谋本部做过统计,对华输出的武器、弹药和装备折算之后大约可装备20-25万人,武装比较穷,大约只买了不到四分之一,其余全部被国民政府和各地方实力派买走,最近双方剑拔**张,再加从印度的美火大幅减少,军火行情看涨,中国派遣军高层摩拳擦掌等在把生意做得更大一点。参谋本部对军官职位调动是有明确标准的:凡脑袋不开窍的一律回国提升一级后转入预备役;明里暗里抵制的发配去南洋守岛;脑子灵活、方向转得快、生意做得好送去印度立功。虽然有人借此攻击石原莞尔弄权,但有东久迩宫稔彦王在,谁也动不了石原次长一根毫毛。再加上印度战事推进顺利,黄金成吨到手、大量新型重装备到手,石原的声望如日中天,中国派遣军中级军官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当然有些好东西是舍不得输出的,比如苏联的tt-33这次拿到了几千把,结果见识过的日军军官普遍认为比自己配备的南部好,宁愿换用苏造也不要南部,后来顺从民意的陆军省下令,允许军官们自行主张替换与否,换下来的南部全部低价倾销给了暹罗、中国和印度国民政府。

        在造船这件事上,舰队派已完全失势无可挣扎,最后总算在雷击战术上略微挽回了一点颜面:除潜艇外,根据日德间的合作协议,德国决定向日本赠送12艘s艇,同时也可给日方,费用从潜艇专项授信中走。为照顾舰队派的面子,山本提出额外补充采购24艘s艇的要求,加上赠送的一共36艘,堀悌吉也顺水推舟表示同意。

        但有一线实战经验的军官都清楚,s艇虽然作战效能很好,但航程太短,远洋伴随出击是不可能的,用于南洋各地守岛和短促突击倒是很好,与其说是雷击战的群狼战术,倒不如说是个防御尖兵,这对于胃口极大、一贯坚持进攻的舰队派而言显然连个安慰都算不上。

        10月9日,在大政方针确定的前提下,舰政本部终于递交了完整的《丸新计划》,几乎所有意见和建议都遵照了联合舰队的意思,唯一补充的是考虑到水机航母偏少,将1.7万吨的神威号该建为新的水机母舰。

        根据全新规划,从昭和19年开始(1944年),所有从前造舰计划除在船台上开工的以外一律废止,全面执行新一轮以航母为核心的计划,连同改建军舰在内,5年内拟投入117亿日元新建(改建、)189万吨各类军舰。

        虽然舰队派这一轮被打得惨败,不过伏见宫博恭王很沉得住气,过两天就要召开人事讨论、晋升和下一步作战方向的高层会议,他还在琢磨制约堀悌吉的办法,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在10月11日,直接以帷幄上奏权提交了改革建议书,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wap.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