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与合作(上)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从成本的角度看,现在扩大生产规模才最合算。”邹秀荣边说边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

        “虽然海外的市场萎靡,但是国内的市场足够大。我们的产因为经久耐用,质量上乘,染色持久不褪色,在民间向来有很好的口碑。我们定的价格,又是主打中低端市场,整个北方,我们鲁布、鲁绸的销路都还过的去。眼下虽然大家的日子都开始紧,可是人要穿衣服,军队要换军装,只要把国内的市场做活,一样有钱赚。要应付这么大的定单,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恐怕还是不够。”

        “这样一来,那就得跟国内的同行业竞争了,二嫂二哥都是菩萨心肠,到时候看到那些人破产,心里又会不好受。”

        “他们不破产,一样会大幅度裁员削减员工福利,最终把人逼到了山东。”邹秀荣向椅背上一靠,用手轻轻揉着额头“这些天,我为难民的事情奔走,跟其中一些人聊过。他们家乡的士绅富翁,并不是没有力量拯救他们,只是他们吝惜于拿出这部分力量来救人。或许在他们看来,救这些穷人的收益太少了,甚至是有出无进,在眼下的经济形势下,都不愿意花钱买名,于是选择了放任自流。让这些人破产,我是没有什么思想压力的。我的工厂做的越大,能救的人就越多,从这个角度看,我是在行善。现在的人工、材料都比平时便宜几成,我现在只要付出平时四分之一的工资,就可以招到工人。这个时候扩建工厂,算的上最划算。”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神采,“有不少洋商在和我接触,准备出他们的机器设备。那些机器设备的报价,比平时要低出几成。这次海外的经济风波,我们受影响很大,他们的日子自然更不好受。很多洋商已经濒临破产,急需要把手里积压的物资变现回笼。这个时候买东西,很划的来。”

        山东一直推行的外向型,服务型经济,对于洋人来说,是一个堪比松江的投资天堂。只要来山东投资,就能享受各种政策保护优待,而且软硬件设施,都是全国之冠。因此大批的洋商在山东开办洋行、工厂,山东的繁荣也和大量海外资金的流入密不可分。

        随着母国经济衰退,这些洋商也都受了害。许多洋行已经难以维持,需要变现回国,给自己留一份安身立命的资本。另外,战争的阴云逡巡不去,也让一部分商人感觉留在山东不再安全,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回国生活。

        因此,积压在仓库里的商,以一个相对公道的价格,有些时候,甚至是跳楼价也要认。邹秀荣因为有正元的关系,与洋人可以直接接触,不需要被买办盘剥,拿货的价格更低。她提到这一点,也由衷的称赞着赵冠侯的谋划

        “各省都受经济风波的影响,我们靠着洋人急于脱手的机会,多少还能回笼一部分资本,算是下场比较好的。外省的商号,大多是单纯的亏损,没有收益。还有的,是跟洋人打交道的次数少,也不熟悉对方的行事风格,结果被骗的一塌糊涂的大有人在。反倒是山东,因为跟洋人交道打的多了,思维上,已经没什么太大差别,接触起来很容易。这其实,都是你的功劳。”

        “二嫂,你要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赵冠侯一笑“现在这个局面,还是得需要你们这些财神爷来帮衬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