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六章 偷梁换柱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再说了,从当时魏忠贤的权力和势力看,他可比前辈的几个权臣和权阉大得多了。

        咱们先回顾回顾,看看他的前辈们都搞了多少钱。

        先说说正统朝时期的大权监王振(就是土木堡之战让明英宗被俘的那个),抄家时被抄出“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看看,这得多少钱。

        再说说弘治朝的李广,被抄家时也搜出“黄白米(黄金白银)各千百石”。

        接着再说说正德朝(明武宗)时期的权臣江彬和权监钱宁,江彬被抄家时,共抄出“黄金七十柜,白金二千三百柜”。而权监钱宁,抄家时则抄出“黄金十余万两,白金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啧啧!真是个腰带癖,要这么多玉带是打算把自己缠成木乃伊吗?

        还有那闻名后世的刘瑾呢?《明通鉴》记载:“诏籍没刘瑾家,黄金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白金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明朝名臣王鏊所记刘瑾被抄家时的家产为:“正德中籍没刘瑾货财,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金银汤五百,蠎衣四百七十袭,牙牌二匮,穿宫牌五百,金牌三,衮袍四,八爪金龙盔甲三千,玉琴一,玉珤印一颗。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即黄金有1205.78万两,白银有2.59亿两(这个记载有很大争议,主要是到底是只是现银的数量还是加上宝钞的数量)。真是丧心病狂,家里的库房得建的多大才能放得下啊!

        还有被自己皇帝学生搞的险遭鞭尸的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共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这个真金白银就有点少了,但是人家地多啊!有将近一万九千多亩不用上税的地呀。

        对了,还有一对很是有名的父子俩,严嵩(这老小子可是专权了二十年)和严世蕃父子。在抄家时,锦衣卫找了十艘大船都没装完(没藏在京城)查抄所得,有意思的是,后来还专门出了本六万多字的畅销书,叫做《天水冰山录》,而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严嵩被抄家的清单,那里面记录着从严家抄出的金锭、金条、金饼、金叶、金器、金首饰共计3万多两,白银201万两,银器和银首饰1.36万两,玉器875件,古画3200余轴册,锦缎绢绫4.1万余匹,其他诸如象牙、犀角、玳瑁、玛瑙等珍玩无数。

        另外一个大宦官冯保被抄家,共抄出金银百余万,珠宝瑰异数不可数。

        再一个,据说啊!作者也是听闻,在魏忠贤的老家肃宁县,魏忠贤远程指挥族人在那里搞建设,经营得比三国时董卓的那个——“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的郿坞还要强大。建有城楼十二栋、敌楼三十座、大炮百门,就连清兵进关后打了一下,都没打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