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四章 儒之霸道四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健城一口长述完毕,从朝廷减赋开始到农民进一步失去田地的观点,是神景以前完全没有注意到的,而李健城接下来,就复述了朝廷从整体出发的另一个方面。

        “以税治农,控制的是农民的稳定,而失去稳定,同时也就失去了对士商阶层第二,第三环发展的全面控制。”

        第二轮的国力发展‘以农养商’字面意思虽然是这样,但实际上商业行为是天然的,农业增长了人口,人口自发的发展了商业。

        商业活动是百姓的自发性活动,它是无形的,一种交易行为活动。而朝廷实际上只是以阶级、法律,让这层聚集在商人身上无形力量,变成了可以被第三环士人收割的效果,从而把握住了这股力量。”

        “氏族大户,地主,官僚,上受朝廷之恩,下有富商依附,钱粮充足,统合称为士族阶层,他们享有权利不纳税,不交粮,他们拥有天然的能力去收割商农。”

        “人口兼并的残酷更胜土地,它的本质就是该给什么人吃饭,也就是该让什么人活下来。得利者只需要可以帮他们创造财富的青壮,能给一口饭,绝不多给一滴粮,其他人自然沦为流民。”

        (流民并不完全是指流浪汉,实际上在古代,打工族就是流民,凡是没有田地的,就保不住自己的口粮,随时都可能因为断粮而出现流动,和为了打工赚钱流动是一样的。)

        “大量农民变成流民,朝廷人口流失,土地流失,自然无民耕种,以农为本的国家赋税随之低下崩溃,更加无力救灾。”

        “而此时士农工商,皆以尝到减赋的甜头,减赋能降低农民的压力,刺激商业,而士族们也能感觉到没有什么钱比掠夺他人财产来得快,必然会要求、促使朝廷进一步减赋”。

        “然而,该享受政策的人早就已经没有了田,接连的削减农税,致使粮价更低,本来可以撑住的中产阶级也开始支撑不住,加入卖田卖人的行业,致使士人阶层兼并达到白热化,而一系列的连锁灾难也就发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