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章 刘裕来袭,桓玄逃逸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京口成功起义后,孟昶由于善于政务管理,被任命为长史,留守京口。徐州都督刘裕和司马檀凭之各带领一支人马,主簿刘钟带领刚招募的新兵,共约几千人向建康进发。

        檀凭之曾经在北府军做过司马道子和桓修的参军,因为与刘裕在一个地方一同领军,意气相投,所以彼此交情甚厚。事前檀凭之向桓修请假奔丧,在京口与刘裕秘密会合,共同筹划起义事宜。

        桓玄听说刘裕在京口起义了,既气愤又害怕。仓皇加扬州刺史桓谦为征讨都督,以姐夫殷仲文代替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进行军事防御。

        桓谦说:“陛下,趁刘裕起事之初,立足未稳。我们应果断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桓玄说:“非也。彼兵锐甚,计出万死,若有蹉跌,则彼气成而吾事去矣;不如屯大众于覆舟山以待之。彼空行二百里,无所得,锐气已挫,忽见大军,必惊愕;我按兵坚阵,勿与交锋,彼求战不得,自然散走,此策之上也。”

        大意就是刘裕刚杀了桓修、桓弘,得了刁逵家族的财产,士兵气势正盛,不应该与他们硬碰硬。我们不如在覆舟山按兵不动,蓄势以待,等刘裕的军队走到那里,已是人困马乏。这时我们再倾巢而出,他们一定猝不及防,一击即溃。

        桓修说:“陛下此言差矣。叛军发展就像是滚雪球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越滚越大。人家挥师直进,我们窝着不动。大家以为我们被吓住了,不敢出击,士气必然涣散。”

        桓玄一时没了主意,支吾道:“打不过,会跑;不打,也会跑吗?”于是只好派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相继北上讨伐刘裕所部。

        看着征讨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大家都长吁了口气,桓玄却神情暗淡面如土色。身边的人非常纳闷,不禁问道:“刘裕一个种地兼卖草鞋的,又没什么文化,最多就是个卖命的下级军官,追随他的人都是些缺衣少食的穷人,能成了什么大气候?陛下何必忧心忡忡呢?!”

        桓玄有气无力地说:“打仗是以性命相博,狭路相逢勇者胜。刘裕智勇双全,仁德布于四方,堪称当世之英雄,非一般养尊处优贪生怕死的将军可比。刘毅作风豪横,一掷千金,志向高远。何无忌简直就是其舅刘牢之的翻版。这三个人联手共举大事,何患无成?!”

        江南的三月,烈日当头。刘裕的军队与先锋骁将吴甫之率领的精兵于江乘(在今江苏句容北)遭遇了。刘裕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手执几十斤重的长柄大刀,大喝一声:“还不拿命来!”就策马向着吴甫之猛冲了过去。由于刘裕力气大,奔跑速度快,大刀挥舞,所到之处只听见哭爹喊娘,四下血肉横飞,不一会儿就杀到了吴甫之跟前。吴甫之正在迟疑之间,慌忙举刀应战,怎奈刘裕力法凌厉,招架不住,没几下就被刘裕削掉了脑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