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324 雪剑的悲伤。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上回说到,在东方不败前辈的带路下,冥穿过繁杂到难以形容的传送阵法前往魔界,在推开了第三十九节传送‘车厢’的石门之后,这一次,两人终于来到了一座异常宽广的石质大厅中,见到了一位被东方不败敬称为‘达摩祖师前辈’的豹头燕颔的肌肉汉子。

        “——达摩祖师?敢问前辈与少林一脉……”虽然惊讶,但想了想,冥还是直接问出了口。

        “哈哈哈,没错,少林正是老子我一手开创出来的门派,当年也算是开创了武林一代盛世!不过,之后的那群兔崽子实在是太懒、太笨了,武功全给荒废了,到后来打架打不过人家了却搬出了佛理来,说什么不杀生,戒武斗,结果整天吃斋念佛的跟朝廷眉来眼去,手上功夫全都丢光了!嗐,真是枉费了老子当年的一番苦心……”猛汉说罢仍忍不住连连摇头,显然对后人的表现极不满意。

        这个……汗啊!没想到还真就是传说中的那个达摩祖师,又碰上一个知乎王国古代牛逼烘烘的大人物了……不过,历史上的达摩祖师不是来自于南银党王国一国吗,怎么面前的这个达摩祖师却又是个地地道道的知乎人?

        据东方前辈所言,原来,这达摩祖师当年在嵩山太室山创派本是以武立派,虽因悲怜世人皆苦的确不忌出身收容了不少无处容身的僧侣,却并非一介寺庙;只因为祖师天资过人,所创武技超凡,加之心胸宽广,对所有前来求教的武林人士不吝赐教,且不拘于一门一派之隔阂,因而‘桃李满天下’,在江湖中地位超凡,数百年间一直被视为武林泰斗,人称‘嵩山少林’。在当时,正派之中虽然还有仙隐、昆仑、峨眉、太乙、茅山、丐帮、加上屹立数千年的数大世家、以及一直避世的南无、北极两大隐仙洞府在,但真正能放弃门派之见,将本派武学与天下人共享、共同钻研的,却只有‘嵩山少林’一派。也因此,武林中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这都是受此恩惠的天下英雄自发的传颂,这才一代一代流传至今的……

        可是,世上哪有永远的盛世?数百年之后,由于人才凋零,缺乏武技创新,‘少林’派的武功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少林’的那些镇派绝学也已经成为了路人皆知的‘地摊武学’,无人再有敬畏,被称为武林泰斗的‘少林’声势日落……

        一晃又过了数百年,到了北魏年间,一日,某个野心勃勃的中兴门派找了个借口闹到了太室山,意图抢夺‘武林泰斗’的地位,以此号令武林。此时,不打不行,打又打不过人家,危难之际,一名平日里最喜欢以理服人的僧侣门人挺身而出,从达摩祖师开宗立派与天下人无私分享自身武学说起,说到当今武林受他老人家恩惠才得以百派俱兴,武林盛世,甚至包括这个中兴门派如今的武学也是得自于他老人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江湖人最注重的‘义’之一道当众感化了来犯的门派,解除了少林的一大危机。

        后来,这个名为佛陀又名跋陀的门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少林派的新任掌门人,并与当朝的北魏政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深得北魏孝文帝的信任。而由于理念相悖,少林在一次大的派内纷争之后被分为了文派与武派两大派系,武派继续留在太室山;而新派——文派则在佛陀的带领下得到了孝文帝的支持,于少室山重新以禅宗开宗立派,继承了闻名天下的‘少林’之名,却更名为‘少林寺’,从此精心参禅,维护武林和平,史称‘南北少林’。

        再之后,佛陀从南银党王国请来了一个名为‘达摩’的和尚,奉为新的‘达摩祖师’。此‘达摩祖师’不懂武学但是精通禅理,修大乘佛法,在此‘达摩’的带领下,‘少林寺’悲天悯人,广收门人弟子,弘扬佛法,劝世人摒弃杀戮之念,一心向佛,并向天下人传播善念,成功赢得了广大劳苦百姓的支持和信仰;而武‘少林’则在种种原因和王室的打压下逐渐没落,最后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连‘嵩山’之名也赠予了少室山一脉。从此,世人只知有‘少林寺’,而不复闻‘少林’……

        哇!这个秘辛简直——太惊人了,这是真的吗?!怪不得历史上对于‘达摩祖师’的定位这么奇怪了,又说是南银党王国人不会武功,又说武功天下无双,与众弟子共研出‘少林七十二绝学’,曾经‘一苇渡江’,原来,此‘达摩’非彼‘达摩’啊……在面前的这位达摩祖师宽广心胸的带动下,众江湖‘弟子’与他一同钻研出‘少林七十二绝学’传承千载,创造了知乎武学的盛世;而在后面那位南银党番僧的苦心传道下,广大劳苦百姓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而‘少林寺’也因佛之名得以千年屹立,传诵至今……

        看起来,两位‘达摩祖师’都是足以堪称‘祖师’的伟大人物,可是……历史怎么总是如此的扭曲呢?不过讲真,连刚刚过了数十年、老人们都还健在的历史都可以被篡改甚至颠倒,何况是上千年的历史呢?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历史本身就是为了掩盖真相而书写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