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2章 孟子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毕竟人的悲欢都是相似的,不因身份地位的差别而转变,哪怕是朝堂之上的王公贵族,也会因为一句话怀恨在心。

        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总之儒家与秦国的关系一向紧张。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楚歌有意合纵六国,儒家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孔圣人,驻世三百载,桃李满天下,这六国的朝堂之上,皆有儒家门人,若是能取得圣人的支持,那么楚歌所面临的困难将会大大减轻。

        以鲲鹏的速度,从魏国大梁前往齐都临淄,所耗费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

        在楚乔所传承的血脉记忆中,人族有数的大城所在的方位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没有地图指引,也能准确地找到地方。

        远远从高空上望见了临淄之后,楚歌没有采取在大梁时候的办法,而是选择了隐藏身份,在偏远的郊区降落。

        他此行前来,首先想要拜访不是齐王,而是稷下学宫,若是表明身份之后,再想与学宫接触就多有不便。

        毕竟齐国名义上当家作主的是齐王,而不是学宫之中的孔圣人,儒家虽然势大,但是从未有取代君王的想法。

        天地君亲师,在儒家体系的思想中,君王仅次于天地,比之父母还要重要,若非有这样的理念,历代齐王也不可能容许儒家在临淄建立学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