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60章 惊喜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此举大大减轻朝廷财政负担,又岂会苦于百姓?”蒙诏的脸色微正,当即进行质问道。

        林晧然站在甲板上,船很是平稳,便是转身望向了王时举。

        王时举望着蒙诏的脸,一本正经地说道“一旦改走海运,十余万漕丁恐有半数被朝廷摒弃,沿途成千上万的纤夫恐失去生计,船厂的船工有半数被遣回乡。如果朝廷不能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倒不如保持现状,起码他们还有口饭吃!”

        林晧然颇为意外地望了一眼王时举,仍然是默不作声,转而又望向了蒙诏。

        “呵呵……明明此策是百年大计,怎么到你的嘴里,反成了祸国殃民,你怕是言过其实了吧!”蒙诏的眉头蹙起,摆着一副质疑的态度道。

        王时举面对着质疑,却是缓缓地摇头道“漕运改海运是利百年,然运河漕运虽弊病重重,但亦是滋养很多无产百姓。如果朝廷要改为海运,这些人的生计需要解决,不然便如王安石般乱国,虽是好心但却办了坏事。”

        林晧然颇有深意地望了一眼王时举能够看到这些东西,足见这个门生并非平庸之辈,只希望他能挺过科举那一关。

        “你的话乍听之下有些道理,但真若做事,明知道是百年大计而如此瞻前顾后,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做,跟尸位素餐的官员又有何异?”蒙诏仍然坚持自己的见解,当即进行反驳道。

        王时举并没有推让,而是侃侃而谈道“海运有利于朝廷,但若我们无视百姓的利益,最终怕是要演变成恶政。昔日严嵩当政之时,其推行禁矿令,无疑有利于朝廷。然朝廷只顾银矿,而不顾地方矿工的生计,除了老师和汪大人顶住禁银令的广东,江西和福建两省都发生了矿工动乱。由于多地的银矿稀薄,最终朝廷不仅没能从中得益,反正引发了地方动荡,更是虚耗了军费,而禁矿令却是损国害民。”

        听到这番言论,蒙诏不由得想起昔日的广东,脸上浮起凝重的表情,发现漕运之事确确实实没有表面般简单。

        林晧然赞许地望了一眼王时举,却发现不容小窥这时代的读书人,便是赞许地说道“你们都是有才之人,将来必定步入官场,事情固然是要做,但做之前应当思虑再三。晋卿,你能够看到依赖运河维持生计的百姓,为师甚是欣慰!”

        “老师过誉了,学生亦是谨遵你的教诲,不敢有负于百姓!”王时举显得谦虚地施礼道。

        蒙诏思量再三,对着王时举拱手道“晋卿兄之言,确实发人深省,在此谢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