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71章 顺天日报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这几年冒出来的才子,其文章都是先后见于《谈古论今》,然后才声名鹊起。若哪位以大才子自居,但其文章却不见于《谈古论今》,必定是遭致旁人的嗤笑。

        现在正逢会试期间,又逢京察大年,天下士子和官员云集于京城。《谈古论今》新一期刚刚发行,当天就销售一空。

        如此火爆的销售场面,除了天下士子的热捧外,还有本期的质量确实要高于往期。

        本期最大的看点,并不在于时政篇,而是安排在后面的寓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话说,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米(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