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劝说陈大成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昨日,县衙的人来村里到处贴募兵告示和管矿告示,他看了募兵告示后,就召集族人宣布,“陈氏家族子弟还有倍磊乡民,谁都不许去县城应募参兵!”

        非我陈大成不识时务,而是胡作非为、欺压百姓、羸弱不堪的官府和官军不可信,对他们早就失去了希望了。

        卫所明军是什么样子,陈大成再清楚不过,去参兵,哪有什么出路可言啊。多少卫所官兵面对倭寇,丢盔弃甲跑的比兔子还快,祸害起老百姓来比倭寇还恨!

        指望官兵打倭寇保家卫国,还不如自己组织乡民武装保护自己家乡来的靠谱。

        所以,看到募兵告示后,就向族人和乡民宣布,谁都不许去县城应募参兵。

        “陈族长,如今倭寇肆虐江南,横行霸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若不征剿,长此以往,倭寇迟早也会杀到义乌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身为大明男儿,岂能坐视倭寇肆虐神州大地,保家卫国,责无旁贷。没有国,哪有家,唯有尽快剿灭倭寇,才能保家卫国,好男儿理应报效国家,持三尺剑,立万世之功。”朱平安目光灼灼的看着陈大成,慨慨而谈。

        “朱大人所言甚是”陈大成兴致缺缺的附和了一句,并无下文。

        朱平安见陈大成不为所动,毫不气馁,继续发自肺腑的劝说道:“陈族长,之前义乌械斗频发,大家械斗的结果只能是白白的流血送命,死伤的毫无意义和价值,如何能及应募参兵,抗击倭寇、保家卫国,干一番神圣、光荣、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光宗耀祖、青史垂名有价值和意义呢。”

        除了从大义着手,朱平安还从切身利益角度出发,劝说陈大成等人道:

        “而且,如今官府已经严管矿产,承认矿产既有现状,严禁械斗,不用担心乡民参兵,而影响宗族利益;另外,义乌本地本就山多地少,百姓产出收入有限,加上这么长时间的械斗,百姓生活更是困顿,多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我浙军月饷一两半银子,纪效考核优良的话饷银更高,还有每杀死一个倭寇,赏银三十两,参兵领饷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