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一章 刑部陈情(四)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赵大膺杀良冒功,京城以北百余里外云蒙山脚下刘家村,除被征召抗击鞑子的十余青壮及一外出打水的老伯外,全村老幼妇孺尽被赵大膺‘借’了项上人头,全村上下老幼妇孺五十九顶头颅,成了赵大膺晋升之资,可怜她们父兄在前线甘冒箭矢杀敌。赵大膺此等孽行,下官焉能视若无睹!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平安拱手立于堂下,目视公堂之上的主审官,将赵大膺的罪状揭露了出来,即便事情过去很久了,可是叙述起来仍然难忍胸中的一股怒火,眸子里闪着一团熊熊火焰。

        啊?什么?

        公堂下发出一片哗然,有些并不清楚案情的旁听官员闻言惊诧不已,面面相觑,然后将目光看向赵大膺。

        旁听官员与主审官员组成类似,严党占多数,但也并不是全部,都是三一一比例,严党占三、中立党派占一,李默党派占一。所以,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支持赵大膺,有些官员甚至都不太清楚案情。

        “胡说!一派胡言!血口喷人!”

        朱平安的话还没说完,赵大膺这边就忍不住怒叱起来,怒气冲冲的瞪着朱平安,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睚眦欲裂,须发皆张,一手用力的按着胸膛,一副凭白受了天大的冤屈、难以承受一样。

        “胡说?”朱平安立在原地静静的看赵大膺在哪歇斯底里,不屑的撇了撇嘴,“赵大人这是心虚了吧?”

        人们很多时候都是用愤怒来掩饰心虚,赵大膺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外表上看上去像是被污蔑后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其实不过是心虚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一派胡言!本官行的正坐得正,为何要心虚!”赵大膺声音由低到高,最后都咆哮了起来,跟马景涛附体了一样,脸色涨红跟热血上头沸腾了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