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章 武进士 (2 / 2)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战后整训军队,虽然有军校,却没有了当时的条件。大量入校的军官,本有官职,学过之后,大致按他们原来的官职编入军中,难免良莠不齐。

        赵祯想了想,道:“太保话虽粗俗,道理却是不错。没有当时随州的快速升迁,河曲路的几个方面大将,要多少年月才能升到现在职位?现在京城军校办学不力,除了教不得法,里面学习的,由于带着本来官职,出来之后都要升官,提举军校也是难办。”

        赵概道:“陛下,现在入了军校,出来必定升官,本就不合理。有的将领,在里面学了,确实学的不好,不适合为军官。出来之后全部编入军中,失了选汰之意。”

        赵祯在案后坐下,道:“那又该如何呢?如果军校中学得稍差,便行裁汰,不是太平美事。”

        众人沉默。这话说到底,皇帝要对军队示恩,到军校学上一段时间,出来反而降官,甚至是被军中淘汰,难免就会有怨言。这锅皇帝不背,最好有官员出来背黑锅。官员又不傻,哪个肯背这种黑锅。

        王拱辰道:“微臣以为,如河曲路军,对军中的军官细分是个办法。只要读书识字,在军校中能学到知识,没有大的过失,可以不做指挥官,做庶务官,一样升迁。”

        曾公亮道:“一旦如此,就失去了做指挥官的机会,有几人愿意?军中不为统兵官——”

        说到这里,曾公亮摇了摇头。既然明确了军中指挥官自成体系,高人一等,被排除这个体系谁都不愿意。特别是禁军的传统,统兵官掌一切大权,推行难度更大。

        一时沉默。过了好一会,赵概道:“陛下,微臣以为,既然指挥官自成一系,不如,就仿先前武举例,考中了的做指挥官,考不中的学出来做庶务官。”

        曾公亮道:“那就不是武举人,而成了武进士了。”

        赵概和王拱辰一起点头。举人跟进士的差别,不是等级,而是出身。等级影响一时,出身则伴随整个仕途。指挥官自成一系,如果靠考出来,实际就成了军队中的科考。考中了指挥官,就跟文官中的进士一样,有了出身。地位比别的军官高,升官比别的军官快,成了一个单独的群体。

        赵祯思考良久,道:“此法未必不可行。此事下两府集议,朝臣各抒己见,如果可行,就少了许多麻烦。军校本就是为了选拔精兵良将而设,行科考,也没什么。”

        曾公亮、赵概和王拱辰一起称旨。这一个改变,涉及到的很多。冲击最大的,就是现在的禁军升迁选汰体系。以前是精兵选入诸班直,诸班直在皇帝左右,也有考试,而后升官或外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wap.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