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3章 不凑巧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刘年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可车船已使用多年,这车怎么才制出来?——这车什么名字?”

        杜中宵道:“因为是烧火前行,是以称为火车。车船上用的机器,比车上用的大了许多,而且力气还不如。似车船那样,这车就太过于沉重,而拉的货物太少,不划算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把这机器做得小一些,力气大一些,而且便于修理。”

        一边的邓保吉听了,道:“若是如此,岂不是车船上面,也可以用这种机器?”

        杜中宵点头:“确实如此。而且现在的机器比原来的机器更小,也便于修理维护,更方便许多。”

        邓保吉喜道:“自去年以来,我们颖州也要使用车船,裁撤纤夫,只是京城产不出机器来。若是你这里也能做,不如就从铁监买几台,去安到船上,不用再等京城了。”

        杜中宵愣了一下,好一会才道:“此事还是要等三司筹划。现在我这里制的车,商不足修的路上使用,并没有剩余。想用到车船上,总得等上一年两年。”

        颖州、蔡州、陈州,境内都有河流通航,用的纤夫不少。现在的车船只普及到干流航线,他们这些地方,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这几州都有闲田,裁下来的纤夫可以就地营田,增加人户。这些都是明显的政绩,地方官莫不上心。不过车船使用的蒸汽机,比铁监产的复杂,加工手段也不行,一年的产量不多。三司统一调配,自然优先代替有大量拉纤厢军的机方。

        杜中宵不敢一口应承还有一个原因,韩绛在京城制的蒸汽机,从一开始就是在船上试的,很多地方针对环境设计。铁监的蒸汽机要用到船上,还要进行相应修改。

        进了铁监,看着平坦整洁的路面,上面都铺了炉渣,周围的建筑整整齐齐,路边有花有树,一切都井井有条。偌大的铁监,听不到人声喧哗,更加没有鸡鸣狗吠。

        刘永年赞道:“运判这里甚是齐整,我多次管军,哪里见过这种军营!”

        杜中宵道:“不一样,这里是铁监,冶铁的地方。一切都有章程,岂容喧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