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2章 重赏之下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耶律颇得急忙问道:“什么消息?宋人在南边有多少兵马?到底如何布置?”

        这些话孙东早在路上想好,道:“南朝在保州有五万兵马,驻扎各城,守得极是严密。后边定州还有五万兵,据说已经整装,准备军北上。如果本朝攻保州,他们有十万大军守在那里。”

        耶律颇得点头:“不错,宋人本该如此。定州北边多大山,兵马多了无益,该守保州才是。不过保州边地,驻十万大军,他们的粮草哪里来?听说宋人有铁路,可以跑火车,你们可曾见了?”

        孙东忙道:“小的们是在山里,哪里能见到?不过小的问宋人,他们倒是真有出去坐火车的。说那车是个铁疙瘩,跑在铁路上,似风一般地快。后边拉着长长几十丈的车辆,装满货物,也不知道一车能装多少。小的听他们说,只有铁路,便就不愁前方军兵乏粮。”

        耶律颇得微微点头,心中觉得难办。这个年代,由于运输困难,不是战争时期,很少会在一地驻扎大量军队。如若不然,仅需要粮草,就难解决。宋朝以前在河北路,军队大多都是在二线分散驻扎。前方在险隘处设城寨,一旦发生战争,城寨拖延敌军行动,后方军队集结救援。现在不同了,由于铁路修到了沿边,大军沿铁路驻扎,直接顶到了边境。

        契丹军队善长机动作战,不善攻城。宋朝在边境大量建造城池,驻扎重兵,反倒让契丹人无法下手了。宋朝又在几十里内坚壁清野,不攻下城池,契丹根本不敢深入。一旦深入,前方抢不到粮草,后边有宋军断后路,生死难料。

        涿州的杨绩因为去年被宋军灭了一万大军,一心想着报仇雪恨,上奏多有不实之词。倒是易州耶律颇得,对前线形势很清楚,一直不主张此时对宋军开战。

        又问了些消息,孙东随口乱编。他编的有一个原则,说的不是瞎说,而是根据自己听来的传闻,或真或假。诸多消息有真有假,让人挑不出毛病。

        听孙东说完,耶律颇得吩咐赏了两人赏钱,吩咐他们出去。一个人坐在官厅里,愁眉不展。

        此时契丹点兵已经完成,大量部族军队正向幽州进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过,耶律颇得听了孙东探来的消息,忧心忡忡。看现在样子,契丹要想突破边境已是难上加难,数十万大军到幽州,又该如何?打不赢可以退回去,幽州可惨了。

        看看天色尚早,耶律颇得吩咐了属下,带了一队士卒,骑马北上,去见南京留守耶律仁先。第三天早上,进入析津府,到了留守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