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八十八章 谁想追我们,我们就拖死谁!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众人都在诧异,讨论组和讨论群,这俩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

        这时候,李牧说:“讨论组,就是最简化的yy群。”

        说着,李牧详细介绍道:“比如,我刚才跟你们提了【在线预览】的产品需求,为了跟这个需求,我想拉方旭东,以及其他几位一起弄个群组讨论一下,可是建群太麻烦,所以我就直接点开方旭东的对话框,然后用鼠标在好友列表里拉孔令宇,我只需要点击他的头像拖动到我跟方旭东的对话框里,就立刻自动创建一个我、方旭东、孔令宇在内的群组,然后他们俩就可以把自己手下与这个项目有关的人都拉进来,每一个人都具备拉其他人加入的权限,所以大家迅速拉人,可能在半分钟内,所有和这个产品开发有关的几十人都被拉进了这个讨论组里。”

        这个产品思路倒是很简单,大家都很快明白过来,不过有人提出疑问:“李总,这跟咱们的群有什么区别呢?”

        李牧笑道:“既然是最简单的群组,那么自然要在功能上也彻底精简,比如,讨论组没有群号码,不可通过查找号码加入,只能通过讨论组内的用户亲自拉进来,这样就确保了讨论组是一个闭塞的群组,而不是像群一样,有独一无二的群、可以让全网用户通过直接加入群组。”

        “除此之外,群组还不能具备群共享、群空间这些功能,只能在里面聊天,或者在线分享文件,如果想视频通话也可以,和群聊一样,扣除时长即可。”

        “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方便企业用户快速开展群组讨论,而且我们初期要给讨论组定一个人数上限,最高不可超过20人,超过这个人数,就必须建群。”

        众人这才明白,李牧是要用“组”和“群”,相互做差异化互补。

        群做大而全、组做小而精,群操作稍慢,组就更加灵活,不过,只要拉几个关键人,就能立刻开展群组讨论,这个功能确实牛逼,尤其是在商务领域,用处真是太大了。

        例如:公司内部的项目组,要单独讨论某个项目,直接拉一个群组,瞬间解决;公司要和某一个公司进行合作,接口人可以直接建一个讨论组,把双方的技术也拉进组里,沟通对接需求,然后直接进入执行流程……

        总之,因为讨论组创建极其简单、快捷,就像是俄罗斯方块里的四方块或者长条,极易与其他形状相结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