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四十章 要亲近资本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牧忽然想起上辈子非常知名的铁矿石谈判事件,华夏连续六年在与铁矿三巨头的谈判中败北,整个华夏钢铁行业因此多付了至少七千亿元成本,李牧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大体上记得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华夏钢铁行业在三巨头面前话语权的缺失。

        想到这里,李牧好奇的询问:“赵叔叔,如果想操控铁矿石的价格,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实力?”

        赵贤良笑道:“成为三巨头,或者控制三巨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牧忍不住问:“您说的这个三巨头有这么厉害?”

        赵贤良点点头:“三巨头是指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及英国力拓集团,其中必和必拓是去年由bhp和billiton合并成立的,这三家企业不但把控着大量的铁矿石产能,最重要的是,他们长期把持铁矿石国际贸易的定价权,只要定价权在他们手里并且不被削弱,我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牧问他:“有没有收购三巨头的可能?”

        赵贤良笑道:“理论上有,但是实操难度极大,先不说这三家企业自身净利润空间巨大,最重要的是他们背后能够撬动的资本规模能达到万亿美元的规模,根本不是任何个体、企业能够撼动和干预的,这三家巨头企业的背后,有全世界的资本参与其中,华尔街首当其冲,高盛这种有强大操控能力的企业尤其可怕;除此之外,还有强大的日本财阀、澳洲、巴西财阀及政府在其中,背后的利益博弈早就已经跳出了企业能够驾驭的范畴。”

        说着,赵贤良又介绍道:“其实华夏很多钢铁企业都动过干预铁矿石价格的念头,有的企业甚至尝试过入股铁矿石公司,不过没用,这种入股等同散户炒股,只是最基础的投资占股,最多能干涉一下企业运营,但是对铁矿石定价,没有任何话语权可言。”

        李牧兀自点点头,玩笑般的说道:“那这么看,想控制铁矿石,还得先控制华尔街……”

        赵贤良笑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实体企业最怕的就是经济危机。”

        李牧下意识的问了一句:“怎么说?”

        赵贤良从抽屉里拿出一盒雪茄,递给李牧一支,自己将其中一支点燃,这才笑道:“你想啊,维持一座煤矿的运营需要多少成本?政府成本、投产之前的贷款成本、硬件成本、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这些都是摆在你眼前的。粗略的做个假设,如果你的煤矿年产一百万吨,每年的硬性成本四个亿,那么煤炭价格在四百块每吨以上的时候,你赚钱;四百元的煤炭价格就是你这家煤矿的运营临界点,如果煤炭价格突破临界点、暴跌到四百元以内呢?你觉得,我刚才说的那些成本,哪个能少得了?”

        说罢,赵贤良顿了顿,自己回答说:“事实就是,哪个环节的成本都少不了!不但成本减少不了,而且亏损的情况下你还是得保持开工状态,不能停产,因为一旦停产,你的工人就要跑、银行就会担心你无力偿还带宽来查封你的煤矿,你的其他债主也会上门讨债,到时候一片大乱,要不了多久你的煤矿就会死掉,所以即便亏损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一边不断亏损,一边期待着行业回暖,这种时候,大家拼的就是底子了,撑不下去的煤矿就会一家接着一家倒闭关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