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283 思玄舌巧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王猛从冯翊郡府一个属官被安排到北地主事一方,很明显是重点的关照啊!其人大凡稍具才力,助军有功,日后自然也能越趋显赫。

        李弘身为京兆首长,对王猛这样一个后进自然谈不上嫉妒,他比较好奇的是大将军何以对这个年轻人如此重视,数年之内居然从区区一介白身渐次提拔到治郡的高位,而且历次职任都是最能磨练才干的位置!

        他与大将军结谊于江东,自然也知大将军与这个王猛没有什么特殊关系,而这个年轻人除了出身馨士馆之外,也实在不具备被大将军雅重的特质,甚至就连才力多少,也是在任事之后才逐渐彰显出来。

        至于在此之前,何以大将军能够慧眼识珠,将之发掘出来,李弘不免有些好奇。苦思之下,也只能归因于大将军有意栽培馆院学子,而王猛也不负所望,在其中得以脱颖而出。

        李弘一方面感慨馆院学子之幸运,一方面又拱手道:“目下三辅郡县之内,虽然也政令通达,但仍不乏缺职待用。我观大将军今次携来馆院少流多具风采,不知可否择其秀才各作选用?”

        沈哲子西巡带上那些馆院学子,心中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闻言后便点点头说道:“那些学子倒也才力小具,可作任用。但论及庶务诸端,还是失于稚嫩,扶助之余也不可纵容过甚,才力高低尚在其次,若是品格不足,直接黜用。”

        讲到这里,他便又笑语说道:“其实今日宴中,关陇时流也都不乏贤能涌现,倒也可以广引量才为用。”

        李弘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大将军心情不错,对于关陇时流特别是那个应答得体的韦谌是有几分改观。

        闻言后他便点头说道:“关陇之内诚是多士,只是我就任此境以来,诸多章制草创废中,因恐乡士攀于权势,乡情混淆,因是不敢大作举贤。”

        沈哲子这么说,倒不是怪罪李弘嫉贤妒能,乏于举荐才力野贤,这本身就是即定策略,关中适乱年久,纵有才力之选未必能够适应行台的做事风格,李弘一番酷烈打压,除了兴创制度、打击乡豪之外,也是在对这些乡士敲打改造。

        如今看来,改造的成果还算是不错。而且关陇士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就算是行台章制再怎么完备,他们所具有的乡情基础也都不容小觑,长久将之阻隔在行台统治之外,并不利于真正的长治久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