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94 馆院学子 (2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其实就算不入籍,这些学生受到的教育机会也不会少。就算不能跟随那些宗师名士出入受教,馆院内也常有志在开馆立说的学士们公开讲经授课,不禁听讲人数。更何况除了馆院之外,周遭也有众多规模不大的私学同样也在讲学。

        从这一点而言,天中学府之名也是实至名归,天下凡有治学所在,开明包容无过于伊阙。常在此中浸淫,哪怕不入馆院,久来也能饱受熏陶,学问渐渐渊博高深。

        至于学籍其实也并不能严格划分学生们的才能高低,仅仅只是一种激励奖勉的资格。

        普通学生在此,吃穿用度、进学花费那都是要自己承受。可是一旦有了学籍在身,福利方面也是非常的高,虽然待遇是比不上那些硕学学士们,但行台也多有补贴,还常常组织这些学生们参与施政治理,甚至其中真正优秀的人才都有可能直接被征辟进入行台任事。

        所以馆院学籍名额也令伊阙之间数万学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即便一些豪强世家子弟不贪慕学籍所代表的各项财货福利,单单作为一条求进的道路,那都是他们父兄亲族都提供不了的机遇。

        今次大将军驾临,那些普通的学生自然无缘在场,能够就近聆听大将军训告的,自然只能是那些馆院在籍的英才。

        虽然目下已经年关,不乏学生早已各自归家。但参加劝学礼的学生仍是不乏,足足**百人。再加上一些往年在学、如今早已经结业离开的学生们,那就是上千余人。

        每年的劝学礼,行台在犒赏方面自然不会只独限于那些学士宗室,针对那些学生力度同样不小,具体到个人身上自然难比学士们,但规模却大了数倍都不止。

        所以大将军入馆后,那些等候良久的学子们也都各自摩拳擦掌,心中热情甚至连这酷寒天气都压制不住,期待要于此中大放异彩。

        馨士馆面积开阔,馆阁众多,尤其有着多个规模极大、用来公开讲学的场馆,所以尽管眼下馆中学生不少,但却不显逼仄,各自分散在不同场馆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