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972 淮南诸事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目下状况,虽是重任在肩,但道晖兄你也不能怠慢了自己。目下所困,不过一时。譬如倒行食蔗,自尾溯本,必是渐入佳境。人或笑我狂妄不自量,但是待到中原民丰地肥,诸用不匮,届时四夷群丑,自可犁庭扫荡!”

        沈哲子又笑着稍作鼓励,而后便又说道:“我也知眼前府下人、物俱困,自然不会强迫道晖兄你为无米之炊。江东我宗中立有术堂,多有乡人从学庶用,不日便有数百可用之微才入镇,届时可以大解庶用疾困。至于物困,我今次归镇,也要大宴江东时流门户,鼓励他们勇捐资财渡此困难。”

        听到沈哲子这么说,杜赫眉眼才渐有舒展。淮南目下之困,核心便在这两件事。沈哲子开口便都揽了过去,这也让他如释重负。虽然言语保证轻松,但想要解决问题却难如登天。但杜赫却不怀疑沈哲子能否做到这些,这也是长久以来所养成的信任。

        当然,沈哲子也知道都督府眼下所面对的问题极多,人、物困乏只是最核心的。像是杜赫开口便说的希望他再召一部分掾属分劳任事,这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此战之后,都督府所控制的区域急剧扩张,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填充其中,也有可能会被台城抢占。

        但人才储备远不是朝夕能为,过往沈哲子虽然也注意此事,单单门生便有数百,再加上自家和亲厚人家族人,凡是可用者,如今俱都担任职事。此前还又收割了一茬馨士馆的业士,但是仍然面对着极为庞大的人才缺口。

        所以,沈哲子在与杜赫讨论一番后,还是决定稍稍放开一个缺口,以都督府名义发布一项募贤令,将一部分乡宗子弟引入进来。这也是无可避免之事,毕竟讲到基本的才能素质,这些各有门户所出的乡宗子弟是有一定保证。

        当然对于这些乡宗子弟,也并非不审贤愚、一概录用,考核在所难免。沈哲子决定在馨士馆构架之外,再增添一套短期函授的课程,主要是向那些入选者传授都督府章程、规矩,以及处理事务的一些基本流程。

        随着官吏队伍的扩大,行政方面未有章程化、制度化,才能尽量弥补任事官员才能优劣差距,并且减少弊病的发生。

        当然,监管考察也是免不了的。在这方面,山遐所做的沈哲子一直很满意,虽然其人不乏孤僻,许多观念与沈哲子也有冲突,但沈哲子暂时还是没有换人的打算。

        摊子太大了,他也不可能寄望于完全认同自己的人,只要其人职业素养过关,不逾越底线,那就没有什么不能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