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752 战机来临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这些中型斗舰当中,其中有几艘比较特殊的动力不以桨橹为主,而是船身侧挂轮楫,依靠脚力踩踏来获取行船动力的车船。

        这几艘车船,乃是沈哲子吴中乡土打造,此前沈哲子居乡时便有此类想法并召集工匠试造,至今才建成几艘,经由濡须口一线水路抵达淮境,今次还是第一次正式的下水作战。

        其实以脚踏作为动力源在如今的江东民间已经略有出现,相对于桨橹之类的动力,脚踏转轮虽然构架要复杂一些,但是对于动力转化要更加有效率。但是类似的技术还非常简陋草率,多用于民船、货船,而且也只是辅助,并非主要动力方式。至于战船军事,对于技术要求更高,一旦战斗中出现纰漏,整船战卒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车船技术如果投用到军事上,意义并不仅仅只是提供了另一种舟船动力方式而已,更加有效的动能转化,加强了舟船机动性之余,同时也节省了一部分运力。而这一部分运力,除了可以承载更多战兵,还可以用来装载一些大型的水战利器,比如能够直接摧毁敌方战船的拍竿、投石器之类,能够让战船单位战斗力得以极大提升。

        沈家工匠们耗费数年之功,中间浪费了大量财货,总算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将这一船行技术打磨成熟,造成了可用的轮楫战船。不过在水战中真正能够发挥多少效用,还要实战之后才会知晓。

        除了淮南军本身所具有的舟船之外,徐州郗鉴出于愧疚补偿,也支援了淮南军一些舟船,其中便包括两艘巨无霸的楼船。

        这两艘楼船,一者名为连舫,乃是中朝筹划灭吴时,王濬在蜀中所建造的大楼船,船方一百二十步,将近两百米,号称自古未有。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沈哲子亲见不过百米有余,又或许徐州军送他的这一艘并非最大规格,但在当下而言也是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灭吴之后,这么大的战船便也没了用武之地,不乏被遗弃在沿江各镇。沈哲子也不知这一艘是中朝残留,还是徐州军又比照打造。

        另一艘楼船,名为长安,则就不是继承自中朝,而是早年吴大帝孙权督造的船式。楼船叠建五重,如果载满兵额,一艘船便可载运三千兵众!

        除了这些战船以外,还有一些桥船、戈船等用途特殊的船只。桥船船身极长,主要不是用来作战,而是在水道狭窄处横船搭建临时浮桥通道,船横水道,铁索勾连两端连接岸上,浮板串联,有效的覆盖距离宽达二十余丈。可以说只要不是大江、淮水这样主要的水流干道,一般的支流浅滩都能以浮桥快速通过。

        南船北骑,这是天然之南北所限,大凡南北对峙,南人或是进取不足,但如果要据地以守,也绝非什么样的对手都能长驱直入。所以就算石虎在颖口并没有因为轻敌致使大败,想要在淮上突破淮南水军的拦截,也是极为困难的。羯奴纵使一时势大,但实在底蕴太浅,哪怕所聚甲士再多,想要层层突破河网密集的淮中乃至于直破江东,仍是力有未逮。但成功总是使人盲目,不独石勒、石虎如此,后来豪言投鞭断流的苻坚何尝不是如此。

        淮南军如此大规模的动作,并非一两日能够完成,也很难完全隐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