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382 鼎仍未冷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接到战报后,他自己在营中枯坐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才让人将陶弘传来。

        陶弘行入大帐中,心情不免有些忐忑,偷眼看看坐在堂上的陶侃,小心翼翼行上前去施礼道:“大父。”

        “坐吧。”

        陶侃摆摆手,示意陶弘坐在自己的下方,看到陶弘颇有几分战战兢兢的神色,陶侃心中不免一叹。他儿孙虽多,但大概是位高权重的缘故,亲情反而有些淡薄。诚然他自己的考量不会在儿孙们面前过多谈及,儿孙们各自的谋划也少有对他直言。

        比如此前陶弘前来请援,直接言道沈哲子已经破城,但真正破城的时机,当陶侃击败苏峻之后,两下对照已经不成秘密。老实说一开始陶侃得知详情的时候,心内不乏气愤。陶弘这一次传信他信之不疑,是因为觉得孙子既不敢也没有必要欺骗自己,加上当时的环境也迫使他不得不那么做。

        可是事过后再回想,假使沈哲子没有破城,荆州军发动总攻,很有可能陷入僵持之中,与历阳军主力长久对峙,这有悖于陶侃最初的设想。所以,他是被自己的孙子给坑了一次,因而前次沈哲子前来拜见时,陶侃兀自忿怨难消,根本不见陶弘。

        不过到了这个年纪,许多事情也都看淡。陶侃虽然对陶弘有些不满,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孙子,而且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转向最坏,所以陶侃不避讳自己的身份,在沈哲子面前直接为孙子请功。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总是在祖孙之间埋下一些芥蒂。

        “沈家那小貉子今次遣你来,又有什么事情?”

        陶侃对沈哲子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感,除了这小子的作为让他们祖孙生隙之外,更有一些不足言道的厌恶。

        在面对大父时,陶弘确有几分犯怵,不只是因为前次他谎报军情,更源于长久的积威。在他记忆中,甚少见到大父温情和善的一面,难于亲近。此时听到问话,便忙不迭道出今次的使命。

        “张家子为其父伸冤?”

        陶侃听完事情原由之后,不禁一乐。他所在的白石距离石头城本就不甚远,发生什么事情彼此之间也难有秘密可言。甚至对于沈哲子在曲阿的作为,陶侃也都了如指掌。

        久经宦海沉浮,陶侃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这件事背后的意味。他能够理解王导那种迫切想要稳定京畿形势的心情,不过让他略感诧异的则是沈哲子居然会帮助王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