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137 恶评如潮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备选八家,丹阳纪氏本不可能,高平郗氏、吴郡张氏接连退出,颍川荀氏也已上表谢绝婉拒。如今尚剩四家,琅琊王氏、泰山羊氏、丹阳张氏以及吴兴沈氏。

        这四家当中,琅琊王氏不须赘言,希望最大。而泰山羊氏与琅琊王氏代为姻亲,向来惟王家马首是瞻,交情深厚。

        丹阳张氏乃东吴张昭之后,世居丹阳,在京畿之地民望卓著,清誉极高。张氏张闿如今官居尚书,乃是台省高官,又领本郡大中正。无论家世门第,还是官位名望,都绝非吴兴沈家这新近兴起的新出门户可比。

        尽管备选人家已去一半,但无论怎么看,沈家这一仗都是必败。尚可值得称道的,就是沈充如今爵位乃是吴中翘楚,执掌会稽、督五郡军事,权柄极大。再一点就是沈哲子自身的素养和名气了,身为纪瞻的弟子,又有一些言行事迹在时下颇得流传,在吴中也算是薄有名气。

        但名气这种东西,向来正反都说得通。随着沈哲子成为帝婿人选之一,过往事迹又多在建康城中流传,譬如当街顶撞顾毗,吴兴雅集面忤中正,还有在吴郡祓禊为自家豆腐作赋宣扬。

        以往这些事迹被人提起来,往往作为颇具意韵的谈资,闻者偶或称赞一声神童才逸。然而现在再被谈及,某些小圈子里被有心人加以引导,却成了攻讦沈哲子无礼狂悖的借口作证。

        区区一个小童,自逞些许才气,竟然敢公然顶撞时之名士!纵得些许才名,却要为当垆卖货的商贾贱业而账目发声,品性实在庸劣不堪!

        这种针对沈哲子的恶评越来越多,继而扩散到对整个沈家的污蔑。然后不乏沈家的黑历史被披露出来,甚至有人直谒台城,击响登闻鼓控诉吴兴沈氏威霸乡里,鱼肉乡人。

        沈哲子身在秦淮河畔庄园内,听闻这些时下针对他喧嚣尘上的恶评,不由得记起后世所看过一篇竞选州长的文章。气恼之余,不由得感慨不能小看古人啊,打起舆论战来,也是蛮够不要脸的。

        这种舆论上的污蔑,最难讲清楚,一旦陷入你来我往的互骂中,反而落入对方彀中,荒废了正事。

        说起舆论战,沈哲子也是各种高手,但明白玄妙却不意味着就能逢战必胜。归根到底,建康城并非他家主场,能够掌握的话语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