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044 隐爵隐俸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沈哲子笑笑,示意庾条稍安勿躁,这才开始讲述起自己的理论。

        “欲交天下资友,眼界须得放长远。何者才是举世共仰,人皆有责的大事?北伐胡虏,克复神州,兴我家庙!”

        沈哲子说道:“朝廷始终不忘恢复社稷之志,然则江东地狭民疲,府库空虚难用,实在力有未逮。因而有意调集民财,以资国用。此为国之大事,未免泄露于胡虏使其警觉,因而只在野秘传,私相授受。若有大肆宣扬者,则以国刑诛之!”

        庾条听到这里,脸色顿时振奋起来,沈哲子这番说辞,比他的格调不知高出几层。而且恰恰吻合实情,他自己听到后,都甚至要仔细想想朝廷是否真有此意。

        沈哲子的北伐之论,受众其实很大,首先便是大义所在,拥有了政治的正确性。历次北伐虽然掣肘颇多,但那是高高在上的当权者权术利益的较量,民间不得势者对于北伐的呼声却始终未减。

        试问有谁愿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甚至连祖宗的坟墓都沦于胡虏践踏中!后世王羲之闻祖墓被毁,悲愤而作《丧乱帖》。以他家显赫门第,仍然不能豁免罹难,那些普通人家难道就没有这忧虑?没有情感的控诉?

        政治上是正确的,情感上是契合的,接下来就是利益上的诉求。

        “因为要保密,不能有名爵实赏,但却绝不负毁家纾难之义士。因此以捐输之数而立隐爵,虽无符印仪仗之赐,却岁有隐俸以养家室。克复神州之日,诸隐皆公于明堂,各具封赏!”

        隐爵隐俸,听着就比什么业务经理、销售分成逼格要高得多,也更符合时下人的观念理解。庾条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击节赞叹:“难怪纪公垂死之际仍要将哲子郎君你收入门下,此为谋国之论,郎君可称国士之才!”

        沈哲子的这套理论,植根现实,前景广阔,既给了参与者大义凛然的家国情怀,又满足了他们养家糊口的切实需要。一旦被洗脑,更加不可救药。

        但沈哲子并不因此负疚,因为后世那些说辞都是空泛之谈,只为敛财,而他则是真正要为此事,聚敛的钱财也都要投入到当务之急的实事中。

        在这样一个年代,要做成什么事情,虽然需要保持底线,但却绝对不能对自己有太高的道德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