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万吨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现在甚至连风帆都可以直接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了,这也意味着人手成本大幅度降低。

        如今一艘三千吨的机帆散装货轮,所需的人员成本实际上并不会比以往的五六百吨的风帆木船多多少,有时候如果船东胆子够大,还能把成本再拉下来一部分呢。

        但是如果吨位太大,那么风帆就失去了作用,只能是依靠蒸汽机动力,这样耗煤量可就大了。

        尽管大唐帝国已经是全球各地,但凡能去的港口都建设煤炭仓库,同时也在各处的海外领地开发煤炭,比如说最近几年欧洲乃至大西洋各地区的船只,所使用的大量煤炭,都是从英国那边进口的。

        英国那边的煤炭多的很,而且无烟煤居多,质量相当不错。

        很少跑到土著国家上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大唐人,这一次都是没能忍住诱惑,跑到了英国那边投资煤矿,雇佣当地人开采大量的煤炭,而这些煤炭的主要客户,自然就是大唐的船只了。

        但是,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各处补给港口都设立煤炭仓库,但是这煤炭依旧要钱啊,而且价格不低。

        这么多年来,很多工业原料的价格有降低有上涨,但是普遍来说,大宗货物,比如说钢铁等,还是下跌为主。

        但是煤炭是个例外,尽管每年的煤炭产量都在大幅度上涨,但是架不住消耗量也同样上涨,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能继续张家,但是也没降价,基本上和十年前保持同样的价格。

        这也意味着,这煤炭价格其实不低,如此也是导致了纯蒸汽船只的运营成本不低。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帝国如今航海界,更倾向于选择机帆并用的船只,而不是说选择纯蒸汽动力的船只了。

        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了目前大唐的航海业主要倾向于选择几千吨的机帆船只,而是更大吨位的纯蒸汽船只。

        如此倒过来又是使得了造船业在这一领域的船只,越造越便宜,因为这种两千吨的船只,技术非常的成熟,同时订单非常多,使得了越来越多的船厂涌入其中,整个大唐帝国有能力施工两千吨到三千吨级别商船的造船厂,少说也有几十家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