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619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曙光 (1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生活中有灯下黑一说,其实搞科研也有灯下黑的时候!

        人都是经验的动物,有时候经验是人们攀登高峰的台阶,而有时候经验又会成为人们前进的绊脚石。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动力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所谓的动力基本上都是靠燃烧这种方式来取得的。

        可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无论是烧木柴、煤炭还是石油,人们都是不经过加工直接燃烧的。

        这就是外燃机的典型特点,煤矿里产出的煤炭直接投入锅炉燃烧,热能让水变成水蒸气,然后高压蒸汽推动机械运转。

        几百年的时间,人类使用煤炭等燃料都是用的这种方式,那么也就有了一种惯性思维。

        人们都是拼命的往机械上去动脑筋,想办法去提高机械的效率,而从来没想过从燃料上寻找深加工的突破可能。

        用这种思维模式,去研究内燃机,肯定会走入死胡同的,其实1870年人类本身的科技水平早已经达到了内燃机突破的阶段,可是就因为认知的这一点误区,结果耽误了几十年的时间。

        历史上,燃油的内燃机要1884年才在英国诞生,而肖乐天整整将科技突破的时间段提高了十四年。

        在琉球的时候,肖乐天就抽调各大学四十多名各行业的研究生,集中力量进行内燃机和石油提炼技术的突破。

        说白了石油提炼技术根本就没有多复杂,只要舍得花钱、不怕浪费、不惧风险就行!

        说穿了,石油变成柴油、汽油、煤油、沥青等等深加工产品,靠的就是高温做桑拿,利用高温蒸馏技术让石油热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