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局战略,水泥!(一) (3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但是同样,地大物博意味着它的庞大的人口,资源,还有物力,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才能转运成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三个月的战争,三年的准备”,背后体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耗费靡巨的重大缺陷。

        西南之战,大唐空有那么庞大的兵力,那么多数量的帝国大将,当大钦若赞和火树归藏带领二十多万铁骑顺势东来的时候,大唐居然完抽调不出一点兵力支援。

        虽然说是有各个周边的异邦番国牵制的原因,而更重要的,还是庞大的国度,调动不易,各种转运、支援极其耗费时间。

        就算是王冲,在大唐的精英里已经算是对这场战争有准备的人了,但是挥师南下,日夜兼程,依然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但是反观大唐的那些对手,不管是蒙舍诏,还是乌斯藏,根本不存在那种问题。阁罗凤准备这场战争,绝对没有储备三年。

        而大钦若赞和火树归藏,决定离开高原,东下参战的时候,也只是一刹那的时间。从下决定到真正参战,也绝对不用一个时间!

        再放远一点,东北边陲,幽洲地界,即便是拥有张守珪这种名将,悍将,宿将,老将,兵法大家,面对一个渊盖苏文统治的高句丽帝国,也很难发动太高强度的战争。

        渊盖苏文不用准备三年粮草,一个地方有事,其他地方随时支援,虽然也需要消耗一些时间,但绝对不需要数月之久。

        反观安东都护府,也只能凭借一府之力对付一个帝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